给潘迪生信心的不止是《婴宁》,还有德宝院线在暑期档即将上映的另外两部电影——《通天大盗》和《情非得已》。前一部的主演有林子详、郑则士、杨紫琼和柯寿良,后一部的男女主角是刘德桦和钟楚红,都是演出阵容不俗的吸金影片。

两人商量了一下《婴宁》的后期宣传工作,潘迪生就驱车前往自己的珠宝公司。他可不仅是电影和院线公司的老板,还是著名珠宝公司的创始人,而且后者才是潘迪生的主业。

《婴宁》是昨天才制作完成的,所以今天潘迪生一大早就跑去看成片,现在半上午了还没干其他事。到了公司之后,潘迪生处理了一下珠宝公司的日常事务,便闲下来开始看报纸和杂志。

作为一家珠宝公司的老板,潘迪生看报刊杂志并非消遣,而是在字里行间寻找有用的信息。

看完《明报》的社会和财经版后,潘迪生又翻到娱乐版去,上面赫然有《芳芳》在法国戛纳获奖的新闻。

别说是戛纳电影节,此时的香港媒体对奥斯卡都不怎么关注,只有在有港片或者中国人参与的时候,才会凑热闹跟着关注报道一下。

远赴欧洲采访的费用不低,由不能确定此新闻是否能增加报纸销量,所以即便是康剑飞的片子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也只有寥寥几家的香港报纸派记者去了戛纳,《明报》就是其中的一家。

前几天,《明报》和《东方日报》等几家报纸,都在报道《芳芳》大受外国佬欢迎的新闻,把这部还没上映的爱情片炒得很热。

不过潘迪生并不太在意,在康剑飞的《芳芳》之前,已经有6部华语片入围过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但其中只有三部半卖得好——胡金铨的《侠女》算半部,拍出来扑街了三年后,才因为获奖而捞回来一点票房。

康剑飞在香港的名气已经足够大了,香港观众基数摆在那里,就算《芳芳》在戛纳获奖,也起不到太大的增幅作用——总不可能逆天到票房破4000万吧?那得至少有五分之二的香港市民(包括老人和小孩儿在内)走进电影院才行。

“戛纳电影节最受欢迎电影奖,”潘迪生看着报纸上的小字,一头雾水道,“这算什么奖啊?”

不过等潘迪生继续读下去,才愈发的惊讶起来,下方居然有康剑飞、苏菲·玛索、梁家辉三人跟法国总理的合影。

希拉克那天晚上跟不少导演和明星都有合影,这新闻放在法国并不吸人眼球,但拿回香港就不一样了,两千年官本位的遗留思想,瞬间就让康剑飞和梁家辉提升了一个档次。

别的不提,只这一握手合影,梁家辉回香港后就能涨不少片酬。

后面还有另一篇报道,却是《末代皇帝》的导演贝纳多与梁家辉在宴会上密谈,两人很有可能即将合作新片的新闻。报道的最后,记者还把梁家辉与贝纳多、李翰祥的旧事给翻出来,以此来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

梁家辉出演谁的新片,潘迪生并不关注,随后几天《芳芳》的宣传攻势,才是让他和其他几大电影公司的老板最头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