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后只得到一个技术性奖项,但《侠女》重新上映时,却因为这个奖而大赚票房。

有人说,一部电影提名奥斯卡后,票房至少会增加2000万美元。但《侠女》前后两次的票房遭遇,却并不仅仅是获奖的宣传效应那么简单,它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民族情绪在里面。

数十年来,这样的情况在港台电影圈出现过两三次,一旦有电影入围国际影展,就必然会叫好由叫座。

当年唐书璇的《董夫人》那么文艺,本来在香港没有戏院同意放映。结果入围戛纳电影节后,各大戏院立即抢着放,居然在香港拿到不小的票房,在台湾上映时更是大赚特赚。

正因为有这些先例在,邹文怀和何贯昌才那么紧张,因为一旦让《蜀山》连续在威尼斯和东京电影节上拿奖,那么今年的圣诞档、新年档就别玩了,肯定都是《蜀山》的天下。

邹文怀能够做的,只能是联系雷觉坤、陈容美,嘉禾、金公主和新宝三家院线同进同退才能抵制《蜀山》。

……

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因此又称“国际电影节之父”,数十年来有许多大导演都是在这里成名。

威尼斯电影节不允许个人申报,所以早在七月底的时候,《蜀山》的后期特效完成不久,施南生就找到了唐书璇商量。随后唐书璇以东方梦工厂的名义向威尼斯电影节递出了《蜀山》的报名推荐,并附带上3小时的原始版《蜀山》。(威尼斯电影节的参与程序是:电影公司向电影节递交电影报名推荐,经过电影节专家评测后,合格的电影将会收到电影节的邀请,不合格的就只能在外围自费租展区宣传)。

《蜀山》剧场版精剪当时还未完成,而原始版《蜀山》则是徐可、唐书璇连续熬夜数日赶出来的。

徐可和唐书璇的电影能力都很棒,像张叔平的剪辑技术就是跟早年唐书璇学的,两人合力剪出的3小时版本《蜀山》节奏感差些、艺术内涵增强了许多,这种电影不适合在电影院放映,但却绝对适合参加国际电影赛事。

在递出报名推荐五天以后,梦工厂就收到威尼斯电影节评审的邀请,不过是否入围却还在未知之数。

唐书璇导演的《董夫人》曾入围过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再见中国》也在78年的时候到欧洲几大电影节展出过,所以她在欧洲那边还有一点点的人脉关系,《蜀山》能够在报名数日之后就得到回复,也是唐书璇向几个评审私下挤出影片的结果。

当然,唐书璇与那几个评审的关系也仅限于互相认识吃过饭,想要提前知道结果都不可能。在等待之中,唐书璇又向电影节寄出了2小时的《蜀山》剧场版,结果还是毫无音讯。

一直到9月1日,威尼斯电影节才公布入围名单,《蜀山》不仅赫然列在主竞赛单元名单,而且还被定为电影节开幕电影。

当消息传回香港,《东方日报》因为得到梦工厂提供的信息,率先在9月3日报道此事,立即在香港引起了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