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森的眼光非常敏锐,一下子就看出这部电影的立意,那就是将一向为人所不齿地赌徒“神化”。

在此之前,香港不是没人拍过赌片,李翰祥拍过、许贯文拍过、王经也拍过。但在之前的赌片里,虽然主角也是赌徒,即便这个赌徒的赌术再高明,但观感与立意同样没有跳出人们对于赌徒的世俗认识。

就像李翰祥和许贯文的赌片当中,都带着对赌徒的奚落与讽刺,同时传达着大赌败家的内涵在里面。

即便是前两年tvb收视率超高的《千王之王》,南北千王的结局是一个眼瞎、一个断手,未尝不是赌博没有好下场的寓意。

但《赌神》却与以前的赌片不一样,他侠义而富有人情味,特别是他不仅在赌桌上无所不能,而且还聪明睿智、会拳脚、会玩枪。这样的人已经不能算是人,导演通过影片塑造出来的高进,就是一个全能的“神”。

在这部电影当中,赌徒不但不为人所不齿,反而可以行侠仗义、锄强扶弱,这是《赌神》与之前赌片最大的不同。

电影情节需要曲折才能吸引观众,否则从头到尾主角都是神,一路碾压反派也没什么意思。

于是乎,编剧安排赌神失忆,他的智商只相当于十岁的小孩子。

电影的戏剧性和矛盾冲突也就由此产生,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弱智,却在一些时候有着别样聪明的头脑。他甚至可以故意把零钱放到口袋里让刀仔和其小弟来偷,骗过两个智力正常的成年人后,一个人像个小孩子一样躲在被窝里偷笑。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刀仔带着失忆后的高进去骗地痞头子时,失忆后犹如小孩般的童真呆趣与赌神的王者之气截然相反,却又相得益彰,实在妙不可言,也为电影带来一个小高潮。

“发哥的演技越来越高明了啊,那一段表演简直神了。”舒其不由地赞叹道,他的注意力更多在剧情和演员的演技上,并未如陈伯森想得那么深刻。这也是他们两个的区别所在,虽然都是喜欢电影的文艺青年,但舒其更擅长组织与外连,在影评的深度和专业性上不及陈伯森。

当高进被反骨仔高义请回来之后,那一副什么都忘掉的表情,让观众难免有些发急。特别是高义传统赌神的敌人,准备在纸牌上作假时,观众虽然知道肯定是主角最终胜利,但难免又有些电影高进会被骗,同时猜测着高进会如何破局。

带着这些期待性看下去,当高进取下自己买来的高科技隐形眼镜,将纸牌弹到反派脸上时,太平戏院里立即爆发出一片喝彩之声。

影片结束后,戏院中掌声雷动,憋了很久的各路记者,纷纷冲过来对康剑飞以及周润发等人进行采访,而康剑飞也非常配合的一一作答。

“康导,你觉得《赌神》的票房能不能超过《奇谋妙计五福星》?”

“我当然希望自己的电影票房更多啦,谁会嫌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