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乘龙佳婿[校对版] 府天 1899 字 2022-10-24

但不管怎么说,他这份人情,还真是欠得天大!也许只有拿出他最后珍藏的东西,才能报答张寿宁可得罪一大堆人,也保住冼云河一条命的恩情!

一旁其他看热闹的人听懂了老咸鱼的解释,再看他穿的不是读书人的襕衫,不由得就大赞道:“老哥哥厉害啊,这文绉绉的话也能听懂?那你道说说,这充军琼州府……琼州府是哪个犄角旮旯?会不会人没死在沧州,反而死在外头了?”

见不少人都等着自己的回答,老咸鱼沉默了片刻,随即嘿然一笑,刚刚那股正经的做派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往常那一贯的浮夸。

“琼州府那地方,乃是我大明极南之地,甚至可以说是最南之地也不为过。宋时东坡居士曾经被贬官琼州府,在那儿留下天涯海角的典故,那里距离沧州,超过万里之遥,气候湿热,四季无冬,和沧州截然不同……”

他这话还没说完,刚刚问话的汉子便瞪大了眼睛道:“居然真的这么远?不过,四季无冬那可是好地方,咱这儿每到冬天就得裹上棉袄皮袍,而且,要是买不起取暖用的炭,晚上就冷得没法睡觉,每年得多花多少钱!说起来,每到冬日,露宿的乞丐冻死多少!”

“这要是换成琼州府,那至少是不用担心天寒地冻吧?热总比冷强!”

小花生虽说已经很长日子不和老咸鱼一块生活了,但对叔爷的脾气却还知之甚深。一听刚刚老咸鱼这话,他就知道,那琼州府应该不是太坏的地方。而此时这问话的汉子竟然已经兴致勃勃说起热比冷强,不由得有些犯嘀咕。

这家伙不会是叔爷特地请来一搭一档糊弄人的吧?可之前办事跑腿他也有份,而且还时常和张博士身边那位面无表情的六哥在一起,他怎么没发现这个人?

他朝着这个意外的家伙多看了几眼。接着,他就听到老咸鱼啧啧说道:“可不是?在琼州府那边大多数时候只要穿一条裤子就行了。再冷的时候,大多也不过是单衣单裤,确实节省了老大开销。而且那里地少人多……”

就连小花生也不知道,从前老咸鱼走的是倭国和高丽,南洋那条线就没怎么走过,于是从来没去过琼州府。此时这个老人精根据道听途说的那些传闻,滔滔不绝地说着,见因为张寿那边已经断案完毕而围到自己这的人越来越多,他就说得更起劲了。

等到自由发挥够了,老咸鱼方才嘿然笑道:“不过说起来,琼州府那边其实是种棉花的好地方。就从前那老式纺车和织机,你们现在嫌他慢了,可要是放在一两百年前,那却是最厉害的玩意,只有琼州府那边的人才懂得如何使用。”

“想当初要不是有黄道婆从琼州府带回来更好的纺织器具,咱们中原哪来那么多人种棉花,纺纱织布?还在那用那又破又慢,半天也纺不出多少纱线,织不出多少棉布的老货色。而且,听说琼州府的天气和土地最适合种东西,稻子能够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种棉花的人虽说不是个个都知道一二百年前的黄道婆,但只要有人听说过,三三两两议论过后,也就明白了琼州府那是个什么地方。至于不种棉花也不纺纱织布的人……对于南方人爱吃的稻米却也是听说过的,得知能够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不少人已经口水都快掉下来了。

当然,背井离乡这四个字,在如今这个年代确实是大多数人跃不过去的沟坎,因此人们也就是啧啧称羡而已。有羡慕的,自然也就有不服气的:“我听说过那个东坡居士,不就是东坡肉的那个东坡吗?这要是琼州府那么好,他怎么会被发配到那去?”

“当然不全都是好处。”老咸鱼耸了耸肩,面露唏嘘地说,“每年七月到十月,那边有时候会有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雨。再加上虫子多,湿热,总有人会水土不服,所以一般人还真是受不了那边的天气,一个不好被瘴气缠上了,那就是真得听天由命了!”

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