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页

他从袖子里拿出了两本札子说道:“平盛清代表鸟羽王正式送来了国书,请求大宋对鸟羽王册封其为倭国国王,顺带着请求大宋能够看在过去的友谊上,他们希望大宋能在鼠疫上提供一些指导经验。”

“虽然朕不知道大宋和倭国到底什么时候有过友谊。”

“崇德王在国书上签上了名字,希望得到大宋朝廷,或者说朕的认可。朕没有同意。因为至今海参崴依旧有船舶向倭国运送金人。鼠疫上朕倒是着令国子监的大学士整理了文本,送往倭国。”

李清照脸上挂着微笑,她当然清楚自己男人内心的想法,倭国是大宋极为重要的钱袋子,大宋域内银料产出较少,而倭国银料正在支撑着大宋朝堂恢复本应该有的信誉。

赵桓的这个决定,李清照没有反对的理由,她本身就负责商部。

“倒是克烈部,朕打算停了他们的支援,这件事朕想了很久。”赵桓略微有些为难地说道。

这个决定终于让李清照的神情有了些许的疑惑,大宋在克烈部造桥修路,打通道路,在矿山上拥有极多的收益。

李清照终于漏出了几分凝重的神情问道:“克鲁伦巴尔露天铁山在克烈部的手中,若是我们停了克烈部的支援,这座铁山上下的注,全都白费了。”

“而且我们在克烈部造桥修路,投入很大,双方商贸往来比较频繁,尤其是肉料,大宋军卒连年征战,若是肉料出现了问题,很难保证军卒有充足的肉料供应,官家为何突然停了克烈部的支援?”

“是因为禄汗的决定,不准大宋军卒入驻克烈部协防吗?”

赵桓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前唐文皇帝和人镜魏征曾经说,戎狄,人面兽心也。这两天,朕一直在思考这句话。”

“眼下克烈部虽然深受鼠疫和炭疽的困扰,甚至和金人有世仇的漠北草原诸部,在大宋与克烈部达成互相合作的协议之后,漠北三十二部依旧有二十几个部族,向金人赋税。”

“甚至连上京路的几个契丹部族,给大宋赋税的同时,依旧在给金人赋税,在北地,金人依旧有无数的拥趸。”

李清照思考了良久,才理解了官家这番话的用意。其实很简单,金人打败辽国后就继承了辽国在北境的法统地位,正朔。

大宋帮助了漠北诸部,等到疫情过后,金人生吞漠北诸部之后,反而会登高而呼,皆为宋人之祸,漠北诸部、塔塔尔部、钦察草原诸部、契丹部分部族都会影随。

漠北诸部此刻接受了大宋的物资,进行防疫的这些首领,也会在这种大潮中,被反对的人驱逐或者杀死,这很容易理解,因为鼠疫的威力会对这些小部落造成极大的创伤,需要有人为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