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页

赵桓并没有歧视景教,它和道家,和释家一样,都是一个普通的信仰罢了。

但景教主要的问题,还是和大宋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冲突太大了些。赵桓还是解决了安娜的问题,景教最大的问题,是需要作出改变,来适应大宋的土壤。

赵佶也天天喊着对百姓仁爱,从来没见过哪个百姓念过他的好。

“还有件事,尊敬的陛下,眼下鄂州闹得水疫,大宋朝为何要救治?时疫、时疫,过了这段时间就会过去,这汴京下了雪,鄂州降温之后,没了蚊虫,这时疫自然没了。”

安娜长公主在这件事上,说不过赵桓,而且她不是一个狂信徒,不必要和大宋最权威的存在,因为这些小事而起了争执。

她要学习的是,大宋朝的经验,她相信把大宋之文明,带到大秦,可以拯救那个腐朽的王朝。

“凭白消耗人力物力,不过是一场非常常见的瘟疫罢了,听说陛下还和贵族们起了冲突,这在大秦是非常危险的。”安娜解释了一句。

现在是靖康四年,公元1129年,西方世界连黑死病都还没经历过,放眼整个世界,也有大宋有资格去对付瘟疫。

哪怕是放到后世,别国顶多提供给国民一个自然筛选的资格罢了。

赵桓看到赵谌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从学堂里走了出来,笑着说道:“你在我到大宋已有一年之数,我大宋有一句话,叫做人定胜天,出自《逸周书》,这句话有了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

难道放着鄂州百姓,接受来自于大自然的筛选不成?

赵桓试问自己做不到,有人能做到,但是他不成。

“爹爹。”赵谌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等待着赵桓考校功课。

赵桓随意的抽出了几本书,考校了两句,赵谌对答如流,赵桓看到了学霸这两个字,顶在他的脑门上。

如今有些老臣,上书的时候依旧不写标点符号,赵桓还得仔细思量才能看明白老臣写的到底何意。

但是赵谌就学到现在,也就五年的时间,这些经典晦涩难懂,他居然能做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着实是个学霸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