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页

“在肃王府中并未搜索到任何的证据,证明他在谋反。没有甲胄、没有死士、没有劲弩、没有文书往来、没有密室。没有活口的情况下,也没有口供。”李纲叹气的放下了札子,为难的看着李清照。

而李清照却不紧不慢的喝着茶,笑着看着李纲,官家的一查到底的四个字,在李清照的理解中,就是让李纲彻底赢下这局。

但是李纲一心想做个道德圣人,有些下作手段,他李纲不太愿意用罢了。

而且光查一个肃王,能查出什么来?

李清照看着略带些不安的李纲,笑着说道:“李太宰,他肃王赵枢真的干干净净,为何要全家自杀?”

“我大宋的宰相什么模样?官家清楚,朝臣清楚,百姓更加清楚。你不要急,今天查不出来,明天继续。明天查不出来,就等官家回来查,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

李纲的背后站着的是官家,是大部分的朝臣,是汴京绝大多数的百姓。他完全不需要如此长吁短叹。

就是真的逼死了一个废物肃王全家又如何!

大宋的皇帝需要李纲的才能来治理大宋的朝政。

“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吗?”李纲还是摇头,他要做的是宰相,不是蔡京那样的馋臣,自然不能用腌臜的手段。

但是李清照可没这个顾虑,他还等着官家回京,她把宫正和商部侍郎职务放下,清净进宫相夫教子呢。

“皇城司倒是查出了不少值得人深思之事。”李清照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着抽出了本札子递给了李纲。

李纲打开一看,疑惑地问道:“私铸银元?!”

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习惯

私自铸币,在大宋的确是按照大逆之罪论处。

但是随着大宋钱荒越来越盛,大宋的铁钱也越来越薄,价值也越来越低,钱引的无限制随意增发,导致钱引的信用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