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页

赵英说着比划了一个一丁点的手势,两个指头露出一个小小的缝隙。

赵桓仔细品了半天这个一丁点的手势和赵英这番话,才想明白了张宪和赵英俩人到底在做什么。

其实是因为大宋的皇帝信誉太差,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操作实在是数不胜数。

杨业为了宋太宗誓死守着雁门关,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宦官王侁以语激杨业,威逼其出关作战。

赵桓现在是皇帝了,这宦官说白了,其实就是皇帝的手脚罢了。所有宦官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但凡是皇帝不顺意,那宦官就是立刻失去权势。

比如赵英说错的那句话,磕头磕出来的疤痕。

所以到底是宋太宗赵光义在逼迫杨业,还是宦官王侁在逼迫杨业出关作战?

还有那狄青之事,这个草根建节的狄节度使,一生先后参战二十五次,身负八处箭伤,战功赫赫,威震西夏辽国。

到最后以号令不专,不如不遣为由,驱赶出京,大宋一等名将狄青,郁郁而终。

这狗比倒灶之事,还不止两例。

还有一个叫刘法的将军,此人同样是战功赫赫,不也是被童贯威逼出城作战,明明不组建马军。

还要出城作战,这是为何?

当时正值宋夏两国交兵,大宋大优势,西夏人的门牙塔都掉了,就剩下一个兴庆府,还被团团包围。

然后刘法一死,西夏大梁太后大宴数日以示庆贺,大宋也错失灭西夏之良机。

这么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把让灭国之功交给应该交给的人。但是花活没玩好,狄青被贬之后,宋军就陷入了被人大梁太后吊着打的尴尬局面。

大宋皇帝的信誉度,一件事可以最好说明,那就是岳飞拉肋而死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