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页

可惜一失足,一件在赵桓看来是个小事的问题上,孙翊始终绕不过岳飞这道坎儿。

王禀说道:“岳飞做事光明磊落,并非可以针对。”

“而是孙翊的兵马来自青塘,尤其是擅长马军,当初三百里飞驰打下云中百万军马场之时,就看出他手下骑卒是真正的骑兵,而非我等马上步兵。”

“辽阳到锦州沿线的袭扰,必须要一队精骑去袭扰,孙翊最为合适。”

王禀面露难色的看着官家,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在朕面前,你还用吞吞吐吐?朱节度使告老了,你现在是朕唯一的节度使了。”赵桓笑着说道。

王禀最终还是叹气地说道:“还是让孙翊解甲归田吧。遑论岳飞,其他军卒对其多有微词,现在大宋的军队的一切都是官家给的,对官家不敬之事,现在看,可不是小事。”

“大宋军队现在的一切都是靠搏命换出来的。并非朕赐予的。”赵桓强调地说道。

大宋军队之所以有现在彪悍的战绩,那是他们一兵一卒,一枪一阵自己打下来的,赵桓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

相反,是大宋军队强大的拳头,保障了他现在的皇位!

王禀挠了挠头,耍嘴皮的事,他一向不是很擅长,眼下大宋的军队的实力,各大将领一致的观点,是大宋皇帝给的,也只能是大宋皇帝给的。

“官家,请看这里,锦州三万兵马都是开国老兵,虽然年近三十,但是依旧有一战之力,辽阳七万兵马,同样是当初完颜阿骨打留下的精锐,共约十万精兵。”

“这还是精兵,光签军逾二十万,也不容易小觑。”

“我大宋的山海军正军辅军十万、河间军正军辅军七万、燕京军正军辅军七万,总计二十四万投入了锦州、辽阳战场。”

赵桓点头,所以,王禀所言的抗兵,就是这个意思,金人一点都不少,甚至在纸面兵力上,还有优于现在的大宋。

王禀的三万捷胜军和两万契丹正军投入战场,赵桓的纸面实力才大于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