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页

他想了想说道:“当初太宗皇帝回到京中已经八月初二,先是贬斥石守信的西京行在留守的职位,再贬斥了彰信军节度使刘遇,同时因为北伐不利,连平定太原的赏赐都免了。”

“最后逼死了皇子武功燕王赵德昭。”

逼死皇子赵德昭?

【历史事件提醒:赵德昭,乃是赵匡胤之次子,在赵光义登基之后,任京兆尹,等同开封府尹(储君),兼任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尉,行监国之事。这也是为何是皇子,而不是皇侄的原因。】

【赵光义兵败回京,不行从征失律之罚,不行太原之赏,赵德昭上书言事,赵光义大怒不已。】

【而赵光义双股中箭时,诸将找不到赵光义所在,书信京中,让赵德昭监国,随时准备登基事宜。】

【赵光义明旨:待汝自为天子,赏未晚也!】

【赵德昭无法辩白,被逼无以自明,退回私舍之后拔剑自刎。】

赵桓挠头,他自己去欺负人家辽国孤儿寡母,被人家萧太后一个女人打的满地找牙,怎么就迁罪给大哥儿子了?

这个人,真的很有趣啊。

【历史事件提醒:高梁河之战,宋军正面战场损失仅一万三千余名,辽国既胜,论功行赏时的军功仅仅下发了一万三千军功赏。】

【而当时燕京约有四十万正军,近五十万的辅军,算上民夫共计百万之众,皆因其一人受伤消失,而大溃千里。】

赵桓撇了撇嘴,不会打仗还添乱,添乱不说,还不知道保护自己,一点都不懂什么叫刀剑无眼。

赵桓就不喜欢这么玩,到现在他就在宁武关见过两次金人的兵,一次是陈留门的城门中的窥视,一次是实行以身为饵的战略计划。

赵桓对宇文虚中说道:“去年岳将军直扑辽阳,走到坤仪州折返,朕没有怪罪岳飞和韩世忠,因为那是朕点头的战略,朕自然会负责。”

“那现在同样的道理,即使拿不下辽阳城,那明年再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