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页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奸臣的该有的模样啊!连皇帝的心思都能猜的一清二楚!猜度皇帝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说说理由。”赵桓抿了一口茶说道。

李邦彦回答道:“臣以为,官家必然会派一个身边的近臣去,大概是黄彦节吧。他也快从西夏回来了。”

“为何如此认为?”赵桓看着李邦彦如此笃定的模样,开始怀疑自己。

难道自己就这么容易被人猜出心思来?

平日里也没见别人,表现出这等知晓自己心思的模样啊!

难道其他人都是装的?!这演技……

李邦彦看着官家皱眉的样子,笑着说道:“秦时术士徐福,诓骗始皇帝赵政出海寻找仙丹,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三年粮食,结果徐福东渡倭国,直至今日,倭国依然流传着徐福渡来的传闻。”

“自此之后,大船出海,多是内臣率领了。所以臣才会如此认为。”

“察言观色,臣这一辈子的学问,都研究到这上面了。所以官家不用深究。”

赵桓点头,说道:“你想去看看?大宋书坊怎么办?”

李邦彦面露苦色地说道:“大宋书坊好办,很多文书都比臣做的好多了呢,他们都能担起书坊的事。”

“可是眼看着大宋煌煌盛世而至,却身处其间,毫无作为,臣有些不甘心。”

李邦彦说完就弯着腰,一声不吭,等待着皇帝的抉择。

“还以为你准备到海外找个蕞尔小国当个宰执,过官瘾呢。”赵桓笑着说道。

李邦彦笑着说道:“那官家误会臣了。方外之地,皆为蛮夷。官家,臣是宋人,在大宋做一富家翁,不必在蕞尔小国当一宰执更舒服些?”

“臣一介书生,上不得马、提不了抢,不能马上建功勋。文治上,臣这罪臣的身份,官家也不可能启用,臣也想为大宋立功啊,还请官家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