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页

昭勋阁特制章才是赵桓此次的终极目的。

授勋,总得拿出点东西来,这昭勋阁特制章就是告诉王禀,他必然名垂青史。

而且昭勋阁特制章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免死,除谋反叛国外,皆可特赦。

可世袭茵福子孙后世。

当然了,只能用一次就是了。

赵桓不觉得过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长驱数千里,使得中原免遭生灵涂炭之苦的功绩,当得此赏赐。

其实昭勋阁特制章,并非赵桓独创,这是汉高祖刘邦搞出来的一套特赦制度。

丹书铁券。

帝王赐给功臣、忠臣的一种特殊凭证,随着时代的发展,丹书铁券也从丹书,变成了金书,名称也变成了金书铁券。

皇帝和各大臣一分为二,具体从哪里截开,就看皇帝的心意了。

保证了独一无二,不可被仿造之外,金书铁券的免死次数一般都在三次及三次以上。

大宋也有类似的制度,赵匡胤当初黄袍加身之后,赐给了柴家丹书铁券,这份丹书铁券的效力要比历朝历代都要大得多,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

也正因为如此,赵桓只能绕一个大圈,先建一个昭勋阁,数一数历代功勋的功过,然后在昭勋阁的基础上,加一个昭勋阁特制章来。

否则直接赏下去丹书铁券,后患太多了,大宋这个丹书铁券效力实在是大的过分。

丹书铁券,传于无穷,故曰世券。

世代流传的免死令,赵桓当然还是慎重了些,只能免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