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页

赵匡胤当年的黄袍加身,不管他到底愿不愿意意,陈桥驿,彻底成了他身上永远洗不掉的污点,陈桥驿也成了武夫乱国的象征。

而现在的赵家人可是太宗一系,赵光义的血脉,自然对这件事防范更深。

李纲认为陈桥驿不能碰,赵桓却偏偏一直对陈桥驿有想法。

“太宰啊,一百六十年过去了。应该转变下大宋国民对大宋武人的看法了。陈桥驿是个不错的选择。”赵桓反过来劝说李纲。

在陈桥驿接王禀回朝,在赵桓看来是对王禀最高的认可。

“官家,你这不是在迎王禀,是在杀了他啊。届时朝政必然议论纷纷,时日一久,王禀如何自处?狄青之事,一如昨日。”

李纲反手将了赵桓一军,官家你可以永远信任王禀,但是朝臣绝对不会,那王禀他自己呢?

朝政议论抹黑,逼迫武将,狄青的例子可就在这文德殿发生的!

赵桓一惊,他光想着改变大宋人对武人的看法,但是忘记了王禀本人。

自己这是在消费王禀的忠诚啊!

有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手段,叫做捧杀,把人捧得高高,捧到天上去,然后摔死他。

自己这是把王禀放在火架上烤,王禀杀人打仗那是一等一的强,但这朝中的明枪暗箭,王禀能应付?

改变大宋百姓对武人的看法很多很多,潜移默化最为合适。

赵桓点了点头,李纲这个宰执当的很好。

“行了,行了,你们文臣一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那就换个地方,换个地方行了吧,怕了你了。”

“即使不在陈桥驿办了,也要办的盛大,办得体面。”

李纲听到官家不在陈桥驿,搞天子亲自出城相迎,他松了一口气,这世界上有一种死法,叫君恩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