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页

赵构开始还在生气,气百闻不如一见,还在想以后,不能再如此,听风就是雨,自己还亲自参加了他的接风宴,真是让人失望。

结果秦桧的话传来,赵构的步伐越来越慢。

最后他才停了下来,又走回到了凭栏之处。

他看着俯首的秦桧很久都没说话。

“起来说吧。”赵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秦桧露出了得逞的笑容,然后站直了身子,严肃地说道:“官家,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这第一个好处,就是把这大义之名解决了。”

“不管是从宣太后请旨,还是从太上皇请旨,都绕过了向汴京称臣,或者向金人称臣,南北就分清楚了。”

赵构点头,这就是他回头的原因,最主要的大义之名,并非一道虚无的圣旨就可以解决,他手里就有一道自己伪造的圣旨,主要是支持的问题。

现在一淮两川两淮两江,上四州和下四州都有大量的北地地主,这些地主并未联袂,所以赵构一直忧虑的就是这些北面逃难而来的宋人。

这些人虽然躲避金祸跑到了南方等地,但是到了这里,依旧对他赵构不是很支持。他们在想着哪天汴京皇帝回心转意,再回家乡。

这第一条就是赵构转回的理由。

秦桧继续说道:“这第二重好处,就是水贼了。水贼为何反反复复,一直清剿一直出现呢?”

“其实在洞庭湖十九处州县的这些叛贼里,有很多北地的人,他们在北方失地,在南方求地而不得,查清楚籍贯,他们送回北地,这些叛贼就少了继续壮大的机会。”

“不知官家以为如何?”

赵构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秦桧说的很对!

现在洞庭湖十九处州县的大寨总是平而又叛,这里刚灭了火,那里有着火了,弄得赵构焦头烂额。

他倒是派出去不少的将领,前脚刚走,后脚就又反了,反反复复,让赵构头疼不已,他一直找不到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