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

耶律余睹脸上露出了怅然若失的神情,果然和种师中所言的那样,耶律大石并没有匡扶社稷,为大辽报仇,而是带着精兵西去了。

“铁林军,确实很强。”王禀点头。

他是参与过伐辽之战的,宣和四年伐辽之战,说到底还是宋军没打过辽军,说再多,事实也是如此。

王禀从来不否认这一点。

“但是铁林军不在这。”耶律余睹才落寞地说道。

“所以,某很担心,吾等回云中路之后,这临潢府你们契丹人也守不住。”

“如果你们能够派出使者,劝说我大宋官家,长期派出精兵支援你们,在你们未有精兵之前,替你们防守边务,某私以为是极为符合契丹人的利益的。”王禀喝了一口马奶酒笑着说道。

虽然在最开始喝的时候,他很不喜欢马奶酒的味道,但是随着时间的变长,这种如同饮品一样的酒,的确不错。

“我会认真考虑王将军的建议的。不过,你们宋人,按照规划还要在这里驻扎一年之久,所以,我私认为一年足可以养成一股精兵了。”耶律余睹回答道。

他觉得一年的时间,应该够了。

而王禀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一年之期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了,不知道大将军你的兵在哪里?”

这就是辽国的现状,现在的契丹人根本无战斗之心,稍有风吹草动就如同鸟兽被惊动了一样,四散而逃。

这都是些辽国的百姓,未经过任何军卒训练,居然说一年足以训练精兵?

官家那边已经足够自信了,还从各路选拔精壮青年,不事生产,不做任何其他的劳役。

只训练,一年的时间,对倾尽全力训练的军卒,抱有的期望还是能上战场不溃营就是。

他耶律余睹怎么说也是辽国宗亲,善战之将帅之才,怎么会不知道军队的训练哪里是一朝一夕完成?

其实耶律余睹指望的是,能够在一年的时间里,劝说耶律大石率军回到东边来,而不是所谓的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