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页

李纲什么人,一听就知道,官家对于商税改制有了新想法,只是觉得不成熟,没有理论依据而已。

就这几个字,李纲的脑海里已经浮想联翩。

他俯首说道:“官家英明。”

“官家所谓的管理局,其实追溯到周朝之时,就已经有了,那时名为司市。”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中,这其中物勒工名,就是说酒坊等工坊有自己独有的名字,其他人不可随意占用。”

“这都先秦时候的事了。”

赵桓一愣,感情商标管理,在先秦就开始了?这么早的吗?

李纲继续说道:“到了秦朝的时候,就开始注籍,也就是所为的市籍、商籍、贾籍,到了咱大宋,还区分出了坐商,行商。”

“官家所言的工商管理,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名字不同而已。”

“只不过,没有相应的官僚体系。官家是想着六部再加一部商部吗?其实前唐时候,就有人提过这事,到后面觉得商贾无状,不登大雅之堂。就不了了之了。”

赵桓皱着眉想了半天,才说道:“李太宰,仔细分析一下利弊,写个札子,我们从长计议一下。”

“这事不急。”

毕竟这是宋朝,总不能自己拍脑子就决定了这事,这可是设部,哪里有那么容易?

到现在军器监、工赈监都没有升院,更别说设部了。

军器监在兵部之下,而工赈监却在户部之下。

设部不是儿戏,需要谨慎、慎重,但商税乃是重中之重,也应该尤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