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页

他这已经是指着杜充的鼻子骂了,说杜充有志而无才华,好名声而不注重实际,骄蹇自用却想要得到声誉,让他担当重任,难以到善终。

杜充拍桌而起,指着郭永大声喊道:“你!你!你!亏我看你在大名府当个司法参军,位卑权轻!给了你一场荣华富贵,你这是不想要了吗?”

“此等荣华富贵,不要也罢。”郭永将自己的长翅帽、金鱼袋和官牒,放在了案牍之上,笑着说道:“此等官,不做也罢。”

“康王殿下如此行事,安然若泰,今日之事,旷古奇闻也。某极为佩服。”郭永站了起来,说道。

他转身向着殿外走去,而此时的赵构坐在台上,面色如常。

赵构看着郭永离开了大殿,才说道:“此等憨货,喧嚣于朝堂之上,本该立刻杖毙,以儆效尤。但是今日朕称王临安,就不与他斤斤计较了。”

“官家仁义。”群臣们齐声说道。

赵构是跟他的哥哥赵桓学的,赵桓怎么拉拢到了那么多宿将群臣?赵构认为,他哥哥身上可取的地方,最有用的就是仁义二字。

所以他有模有样的学着赵桓的从谏如流和仁义,轻易不降罪于人。

他表现出自己非常的贤明。以安稳还有些动荡的朝堂。

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构为何把皇位传给太祖一系?

“官家,眼下最重要的事,乃是定国本,以安民心。”汪博彦站出来说道,他是赵构册封的左丞相,尚书左仆射。

“汪太宰所言有理。”赵构点头说道。

国本是什么,就是太子。

但是赵构目前,没有儿子,他之前有一子,早早夭折。

现在赵构的王妃还在汴京城里,肚子里有个娃娃,还未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