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然而到最后,双方在缓刑一事上,都做出了让步,赵桓将缓刑的条例编纂交给了周三畏,其实将这个缓刑的标准,制定给了士大夫。

这就是缓一字的奥义。

赵桓之所以没有强行让朝臣们吃下董承必须死的结果,是考虑到了时代的局限性。

但是相比较之前,国法的重要性在这个案件中,已经得到了确认,这就够了。

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董承。”赵桓看着面前面黄肌瘦的董承叹气。

“草民拜见官家。”董承跪坐着拜见皇帝,他很奇怪,为何官家想要见他。

赵桓笑着和索道:“朕其实在这个案子发生之后,李若水,李府尹已经跟朕说过你的事。也是朕命李府尹重新调阅了卷宗,然后,借此处理掉了一批官吏,除掉了汴京城里最大的帮派,青龙帮。”

“朕能够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朕不支持你的行为。”

“为父母报仇,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之事。但是你这个报仇的法子不对。万一你要没杀了秦伍,反而被秦伍杀了,你又当如何?”

董承想了想说道:“草民当时一时冲动,也未曾想那么多。”

“那你觉得这件事,怎么做才算是正确的做法?”赵桓问道。

董承满头是汗地说道:“草民最开始的时候,想到的是报官,可是草民一想到母亲冤案,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选择了私刑。”

赵桓点头说道:“你知道燕瑛做开封府尹这几年,办了多少件像你母亲一样的那种案子吗?”

“整整七十六起类似案件。所以,周三畏周少卿,说朝堂应该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朕也不知道有如此多的冤假错案发生。”

“但是你应该试着报官,秦伍是青龙帮的一个头目,人多势众,如果不是刚好身边没人,你也无法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