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童贯之所以将这件事捅到了汴京,而不是让赵佶处理,目的是让赵佶多过几天舒心日子。

赵佶手中的禁军正在溃营,还发生了哗变,赵佶对禁军的统治力已经趋近于无,这一切赵佶并不清楚。

而赵佶知道崔家之事后,大概会让童贯领兵十抽一的再执行一次焦土政策。

宣和三年的焦土政策,能够贯彻,是因为赵佶是大宋的皇帝,一言九鼎,携大兵而为之。

而且这个大兵,是大宋西军。

现在呢?赵佶已经做不得这种事了。

因为赵佶手中的兵乃是大宋禁军,而不是西军精锐。

肆意妄为的结果,就是激起民变。

溃营、哗营已经岌岌可危,如果真的激起民变,那赵佶恐怕连活着回到汴京的机会都小之又小。

所以童贯选择献上湛卢剑,乞求赵桓解决崔家之疑难。

赵桓看了一眼赵英,自己这个入内内侍省的都知,除了会伺候人,其他什么都不会。

“赵都知,今天晚上吃什么?”赵桓一看到赵英,就觉得肚子有点饿了。

其实赵英这样挺好的,太监干政最后的结果,根本没有一个好下场,几乎都是身败名裂。太监无后,也没人给他们反驳一下。

每次朝堂更迭,大家都骂女人和太监。大抵如此。

“黎冻牛肉酥。”赵英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赵桓对李纲说道:“李太宰留下来一起用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