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总体来说是极为有效的解决了五代十国遗留之问题——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种师道一口气说完。

赵桓点了点头,这是欧阳修编撰的《五代史记》,乃是私修正史,而且也是自唐以后,唯一一本私修的正史了。

因为乃是私修,自己撰写,反而在这大宋更受欢迎一些,毕竟有些官方出面修的史书,有些不好听的话,真的不是很方便写上去。

有损体面。

种师道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可是,官家距离建隆元年,距离大宋建国,至今已然过了一百六十年了!”

种师道的话没说完,但是赵桓却知道种师道的意思。

这是在说大宋的政策已经矫枉过正了。

赵桓左右看了看,除了一个赵英之外再无他人,程褚率领数十亲从官,站的比较远。

确定周围没有人可以听到自己和种师道的交谈以后,他一脸愁容地说道:“种少保所言,朕自是知之甚详。”

赵桓都到这大宋一个多月了,最重要的就是这重文轻武之大患的病因,他当然要了解清楚。

一百六十年了!

皇帝亲自下场,宋真宗写了传唱九百年的《劝学诗》。

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已经挺尸的臭弟弟,赵楷也是亲自下场博取功名,赌上了自己的一切,捞了个状元郎,博得了无数的政治资本。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整个大宋已经变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