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官家三思。灭天下流匪,非一旦一夕之功。流匪为害天下千年之久,为何此害无绝?全因匪源于民,而藏于民,今日为匪,明日为民。今日无粮无产为匪,明日有吃有穿为民。”

“官家,三月尽绝天下流匪,这等策论,实在有些意气用事了。”种师道乃是人精,这个政令真的下了,就是一个昏策。

而且贻害无穷。

大宋禁军、府兵、厢军的兵制,收拢天下所有流民,只要是人就给一口饭吃。

形成了冗兵,也稳定了大宋江山的安稳。

此诏一出,天下大乱,流匪再起祸端,如果酿成流匪起势,形成方腊、梁山之类的祸乱,大宋这危如累卵的天下,岂不是再填瓦上霜?

赵桓也是一时气急,才想到这个政令,此时种师道一提醒,才知道,这事还真不是自己张张嘴,就能完成的。

“不如这样?招降天下山寨绿林,只要进入工赈监,既往不咎,再犯从严从重如何?”赵桓不是个打肿脸充胖子的人。

“官家从谏如流,他日必成一代明君。”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齿伶俐观察入微的小丫头

种师道拍了一句马屁,本来劝谏的事,是宰相和谏官的事,要不要宰相和御史台干什么?

不过现在这荒郊野岭的,那里去找御史?还是去找李纲来?

种师道拍马屁,有一半是因为自己越权,让赵桓不要计较自己越权劝谏的事,有一半是官家是真的有明君之相。

赵桓这一个月的时间,从最开始荒唐的在朝堂掀了桌子,到现在已经有了绝大的改变!

一人计短,三人计长。

只要能听进去劝谏,总会慢慢明白所有的事,应该如何处理更加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