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这股声浪,没有停歇,没有终止,反而一浪高过一浪的不断的涌向了赵桓的心灵之中。

他用力的抓着车门,不让自己摔回车中。

这就是民意啊!

赵桓总觉的自己的眼泪有些湿润,自己来到这大宋,真的没做什么事,也就是一个正常人应该做的事。

他相信,但凡是长在红旗下的每个人都会做的事。

积极组织守城。不守城,自己的脑袋会被金人当球踢。

抚恤战亡军士。不抚恤,于心不忍于国不利于兵不幸。

积极抵抗金兵。不抵抗,任何绥靖都会要了大宋的命。

开设了工赈监。不开设,流民就只能地解散滋生盗匪。

这些都是他这一个月来做的事,不算多,也不算难。

他从这些山呼海喝的声音中,感觉到了发自肺腑的尊敬,感觉到了那种拳拳之心。

他用力的稳住了身形,防止被百姓的声浪击垮。

每一声都是来自大宋百姓的期望。每一声都是来自大宋百姓的内心。

他站在了车门之前,看着御街两边百姓,伏倒在地,跪拜着他这个天子。

唯有几个着锦衣之人,在旁边的拉扯之下,才不甘心的跪倒在地。

赵桓看的明白,自己的工赈监真切的动了他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