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李邦彦很快地说道:“罪臣以为,杀,震慑宵小;流,以示惩戒;放,陛下仁慈。此策甚妙。不过罪臣以为,流放之事,还需斟酌。”

“哦?何解?”赵桓问道。

这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之辈,不砍掉也就算了,连流放也不能流放了?

这又是什么道理?

李邦彦看着赵桓和李纲都看着他,知道自己活命的时机真的到了!

前面把康王和完颜宗望那个魏王的盟约抛出来,以及帮新帝抓住邓圭只是投名状,只能保自己不死而已。

这是新帝对李纲的考评,也是对自己的考评!

表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为官无为者,在朝中占了九成以上。”李邦彦说完,就留下了点时间,给赵桓接受这个事实。

现在的大宋朝局!就是如此,为官无为者,九成。

这样怠政的结果,就是现在新帝看到的、千疮百孔的大宋!

“其中有,居功而无为者,多为年岁半百,升迁无望,躺在自己过去的功劳簿上,坐等高老,此等人应弃之。”

李邦彦这就是指的是将门,从开国躺倒了现在。也是指的那些混吃等死的人。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又有一种,无利无为者,做事先打算盘,利大则大干,利薄而小干,无利不起早。此等人,功利是功利了些,也是最好用的。许之高官厚禄,则为能臣干吏。”

但这也是官员中极为少数的人,只有把这群人调动起来,大宋的朝堂才能活起来。当然贪官污吏不能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