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他说着话有些心虚的看了一眼大臣,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不为所动。

毕竟赵佶珠玉在前,自封教主道君,道教为国教,任用一个道家修士而已。

最关键的是,这个道家修士有改良大宋缺甲困境的技术!

至少李纲已经合计着将这个人才纳入自己的麾下了!

“谢陛下隆恩。”王重阳这是真心感谢。

自己进士身份,但是想当官,得排队,大宋冗官无数,个顶个的想要上岗。

按照元丰改制的惯例,不上岗是没有俸禄。

自己这些手艺,如果没有大量的财货支持,怎么可能办的起来?

而且出产的铁料都是专营,经营就是被抓,剥夺功名,终身不录用的下场。

“并阴阳生死,草民在家中修陶炉,发现有铁料火舌舔而不化,火苗即使有风箱吹动之下,依然殷红。”

“草民在陶炉之上取风口若干,引热气再转风箱,热气乃是死气,然后火就灭了。”王重阳想起当时自己的经历,就是一阵唏嘘。

当时他就觉得自己参透了一丝道意。当时的他对生死就有了新的明悟。

当然这个时候,他是不会讲的,因为新帝不喜欢这种话,他也就止住了自己的话头。

“草民就想到了地窖里的蜡烛,必然是这生气尽绝,才导致火苗熄灭。自是改造了风箱,阴阳生死之气并行,风道从炉膛旁而过,阴阳生死并继!火苗由殷红转为炙白。此为并阴阳生死。”

热空气循环技术吗!牛逼——破音!

赵桓在心里呐喊着,这玩意儿他只知道原理,可是不知道怎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