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页

这种中原王朝对草原部族的威势,是自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米脂县的县令感到与有荣焉而自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他们要是敢不听皇上旨意,反正现在建虏已经灭掉了,倭国也被打趴下了,我们都可以调到草原来打那些不服的部族!”李来亨听得连连点头,昂首挺胸,意气昂扬地赞同道。

李过也是在点头,脸上全是佩服之意。

身为陕北人氏,以前的时候,每到秋季,就是蒙古部族入关打秋谷的时候。祖祖辈辈,都要遭受这种兵灾之苦。而如今这样一对比,就让他更是感到如今大明的强大,而这,皆源自于当今皇上的英明神武!

他正想着,就听到县令却还有话对他们说道:“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让草原部族会如此快地愿意归附大明!”

一听这话,李过和李来亨都有点意外,其中李来亨抢先问道:“什么原因?”

“所谓恩威并施,方是王道!”县令摇头晃脑地回答道,“军威鼎盛,已是震慑蒙古各部族。另外,蒙古部族一旦归附大明,就不再为过冬发愁,有朝廷帮他们渡过冬天,他们的日子会比不归附大明要好过得多,如此一来,如果有蒙古部族的头目不想归附的,他们的牧民都会偷偷跑来归附。”

说到这里,他便一笑又道:“那漠北三族就是个例子。原本皇上拒绝了他们的臣服,要他们归附,因此还在犹豫之中。结果倒好,他们的牧民就成群结队,自己跑来了河套这边。那漠北三族的头目见此,没有办法之下,就只好归附了。”

一听这话,他们三人想着漠北三族那些头领的无奈,不由得都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米脂县县令又详细介绍了下归化城那边的情况。说榆林军镇的不少兵卒已经移驻归化城,且听消息说,估计这两年,延绥巡抚的驻地,也要移到归化城去了。另外,还会从榆林修一条路到归化城。

不但陕北这边,包括甘肃、山西等地的不少百姓,也纷纷跑去归化城那边。

如今那边开荒种田和放牧相结合,热火朝天的气氛,远比关内都要热闹多了。

李过听着介绍,不由得很是意动,不由得心中有了打算。要不就去榆林找同样荣归故里的李定国,然后一起去归化城那边转转?

心中这么想着,趁着天色还早,县令又带他们去了他们老房子所在。

李过的房子自然不会是什么好房子,平民区的茅草泥胚房而已,他们逃走造反之后,没人打理,早就塌了。

后来陕西再也没有匪患之后,当地的县令就整顿县容县貌,稍微修缮了一下,免得破败太难看。到了如今,接到旨意说李过要回来,就又修缮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