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4页

随后沈安和他端着大碗就蹲在厨房里吃。

天气很冷,一碗大杂烩下去,浑身发热,微微发汗,那感觉,大抵就是神仙。

关键是大杂烩里有许多配料,沈安又加了自己带来的酱料,吃起来味道浓郁浑厚,以至于高越都想把碗底的粘稠汤汁给舔干净。

吃了大杂烩,高越叹道:“某也算是吃过许多美味了,可沈县公随便弄个吃食,就让某吃相难看之至,果然是厉害。”

两人去了前方喝茶,沈安随便问了些大名府的军备,高越起身道:“沈县公先前在外面和百姓的一番话,某开始不以为然,可后来到了府衙前,某又听了百姓们的话,见到了那些慷慨激昂……某突然就领悟了一个道理……”

“哦,高知府请说。”沈安笑吟吟的,看着当真是以德服人那种派头。

高越说道:“某此刻才知道,百姓就是一国之基,百姓振奋,军心就振奋,帝王就振奋……百姓颓然,帝王也无法反转……一切的一切,原先某觉着庙堂发号施令,下面官吏遵行,如此天下大治。可如今某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

他激动的道:“君王再英明,宰辅再能干,可若是不能振奋民心,那这些英明和能干就是白费,全是白费……百姓才是这一切的根基啊!要做什么,首要在于调动百姓,百姓动了,百姓信了,什么做不成?有什么做不成?”

这人竟然领悟了这个?

沈安不禁有些吃惊。

所谓庙堂,庙堂之高,相对的就是江湖之远。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话没错,但说这话的人是范文正,他可是前大佬。

普通百姓在江湖之中可没精神去想帝王,他们更多的是想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那些大佬们踌躇满志的从江湖之中走出来,然后忘却了江湖,坐在庙堂里指点江山,做出各种决断,可在做决断前却忘记了百姓会如何想。

——老夫一心为国为民,这样的好决策难道百姓会不支持?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