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6页

包拯恶补了不少军事知识,所以说的有理有据。

“拉长了补给之后,西夏人是地主,他们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便宜,不断袭扰辽军的辎重。前方拦截,后面袭扰,辽军不堪重负,迟早会退军。”

富弼心中叹息,知道这是包拯在展示自己的能力。

老夫能进政事堂,并非是浪得虚名!

“那大宋呢?”

赵曙突然很有兴趣知道这个情况:“若是辽军南下,大宋可能学了西夏人?”

包拯摇头道:“不能。大宋从北方一直到汴梁城并非荒芜,这一路百姓众多,无法迁徙。而辽军还能就地取得补给……这是其一。其二,大宋敢战之军还是太少,简单说,就是能奋不顾身的太少,没法从后方袭扰辽人……”

“水军!”

赵曙突然想起了当时秦臻提过的建议,“水军从北方登陆,带着骑兵,如何?”

包拯说道:“是个好办法,可大宋缺乏骑兵。”

赵曙想拍脑门子,最后还是拍了大腿,“战马是个大问题,不过大宋如今却无惧辽人入侵,若是来了,就迎头痛击!”

韩琦问道:“那和辽人的战况是否对外通报?”

“辽人会不会因此而恼羞成怒?”曾公亮说道:“辽人以霸主自居,若是大宋报捷,耶律洪基的面子可过不去。”

赵曙冷冷的道:“朕的面子过得去就行了,至于耶律洪基,那是辽人的帝王。从他屯兵朔州开始,朕就没想过和他和平共处!和平……那是妄想!”

呯!

他一拍座椅,起身道:“去,把详细的战报告诉汴梁百姓,让百姓自信些,让那些外藩人胆怯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