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不过,只是因官学府邸的成立晚了几日,或者因教材没能在规定时日内印刷完,就要大开杀戒,怕是有些不妥罢??”

“对他们而言,我奉天子之令,多数人能完成,而他们不能完成,那他们就是抗旨不从,杀了他们,就能震慑更多人,让他们全心投入到官学之事内,孔明,莫非我做的不对麽?”

诸葛亮轻轻笑了起来,说道:“我怎么敢说你是错的呢?在地方上,但凡敢反对你的人,你都杀的差不多了罢,若是仲达不开心,要来取我的命,我又当如何啊?”

只是刚刚见面,两人之间的火药味就已经达到了巅峰,两个人都是完成了自己应做的,在效率上,司马懿算是超过了诸葛亮的,诸葛亮虽在入学幼童数量上超过了司马懿,可是他还是占据了地方人数的优势,司马懿之所以能这样,就是因为他的行事风格,残酷而又迅速,绝不拖沓,没有人敢拖后腿,众人在惊惧下,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故而如此。

而诸葛亮,就与他不同了,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诸葛亮都是极为温和的对待,躬亲而为,亲自指导,礼贤下士,使得官吏们对他敬重有加,诸葛亮的命令,他们也是施行的很是彻底,不过,效率还是比不过司马懿的那一套手段,当然,诸葛亮对此是没有任何看法的,他做事,乃是为了大汉,不是为了与他人比个高下。

两人正在门前对峙着,黄门走了出来,迎接他们进入皇宫。

刚刚进入厚德殿,刘熙就笑着走了出来,看着面前两位心腹大臣,他一手牵着一人,拉着他们,坐在了自己的面前,刘熙也坐了下来,笑着说道:“孔明,仲达,许久不见,朕实在是想念你们啊,这些日子,没有你们,朕感觉心里空荡荡,做事都没有了把握……”

“不敢。”两人连忙附身。

刘熙又说道:“官学之事,很是成功啊,如今有了这官学台,有管宁,华歆这几个人负责,你们也能清闲片刻了,他们做的还是不错的,前几日,还跟朕上奏,讲明了地方官学上的不少弊端,朕全部都交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决定,他们做的不错,还有那印刷之事,负责刺史的王君,已经在城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印刷府台……”

刘熙讲述着一些事,两人都是时不时的点着头,两人自然也都跟天子汇报一番自己的成就,刘熙虽早就知晓,却也是笑着赞叹,说了片刻,诸葛亮忽然问道:“陛下,我听闻,司徒公正在忙碌着运河之事?”,刘熙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朕本来觉得耗费巨大,人力也不足,不想让他去做……”

“但是司徒公说,新开凿的运河,能够立刻投入到运用上,可以承担一部分的钱财耗费,另外,他准备从海外找些人力来进行此事……”刘熙说着,诸葛亮却是皱了皱眉头,他说道:“陛下,司徒公想的倒也不错,可是,这样一来,实在太耗费国力……”

“孔明此言差异,纵然耗费国力,可日后定能造福与天下……不可不施……”司马懿说道。

诸葛亮瞥了他一眼,方才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钱财之事,还能够解决,主要是人力问题,从海外找人手帮着,不如,从另外一个地方去找……”,诸葛亮顿了顿,方才说道:“倭国乃是我大汉诸侯之一,在倭国上,始终有庞大的奴隶,那里的贵族都不愿意释放这些奴隶,就算释放了他们,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开垦耕地,那里的土地并不多……”

“我想,可以让太史慈将军,从倭岛上运输奴隶,至于扬州,进行开凿运河之事。”

听到诸葛亮言语,司马懿顿时陷入了思索之中,他想要找到由头来反驳,可是思索了片刻,他又放弃了这个打算,他皱着眉头,说道:“陛下,臣也有一策,关于钱财之事,我想,可以让当地的豪强大族来承担小部分的开凿费用,就算是司徒公向他们所借的,当运河开通之后,所产生的税赋,可以还给这些人……”

诸葛亮的谋划,刘熙尚且没有多说什么,司马懿又如此急切的上奏,这倒是让刘熙有些茫然,他皱着眉头,问道:“庙堂向豪强借钱??这如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