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大汉境内,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流民,建宁时期开始的大屯田政策,让大汉的耕田增加了无数,贫苦的百姓们,也有了维持生计的办法,又降低了百姓们的手工税,一些民间的纺织品,木制品,可以在县城里进行售卖,对待他们的商税并不高。

这还是闻人公所提出的,当时,众人都强烈的反对闻人袭,认为他的这个举动,会让大量的百姓们从事木工,纺织,筑工这样的行业,放弃耕作,会让大汉的国力变弱,不过,这政策持续了三十多年,除了很好的改善了百姓们的生活,增加了百姓们的收入外,并没有出现大贤们所想的情况。

而在西州,贾诩算是又开辟了一条先河,为商贾们,百姓们提供驿站,并且减少了对他们的限制,允许他们自行走动,经商,并不干涉,还大力的扶持一些地方豪强,让他们开辟大规模的种植地,进行棉作物的耕作,以及大量的酿酒,丝毫不重视农桑!!

这样的行为,若是在大汉腹地,定然是会被百官们骂死,就是地方上的百姓们,也定然会痛骂,可这就是西州的便利了,这里远离庙堂,庙堂里的百官,也大多不愿将目光放在这里,连西凉都被他们看作是蛮夷之地,还想过要彻底放弃,让给羌人,何况是西州呢?

贾诩在这里,为所欲为,只需禀告天子便可,而天子也不同于历代的天子,他本身就喜欢这样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极具创新的事务,他根本不想要阻挠贾诩的政策,你想做甚么便去做,只要让西州发展起来,你便是朕的功臣!

于是乎,在天子的叮嘱下,在庙堂里,也基本没有人会谈及西州,或者是外贸之事,就连袁绍,也只是在皇宫里天子密谋,完全不理会其余的重臣们,战事结束,大汉境内太平,先前因战事遭受到破坏的西北地区,正在渐渐恢复,这番通过考核的诸多官吏们,都被天子派遣到了西北地区。

而在同月,天子为太子刘獒确定了东宫诸多官吏。

以袁术拜为太子太傅,中两千石,执掌辅导太子,礼从师,不领官属。

汉朝的东宫诸多官职,是从秦制演变而来,与先汉不同,在如今,太子太傅已经是不领官属,没有任何的行政权力,只有教导太子的职能,这位子对于袁术而言,是再合适不过了,不必理会政治,只需要做自己从前做的,继续教导天子便好了。

而真正的拥有东宫行政权力的太子詹事,在此时已经被废除,由太子少傅来统领。

以诸葛亮拜为太子少傅,两千石,亦以辅导为主,悉主太子官属,不从师。

这个位置就厉害了很多,不过,也是看人,若是少傅强势,他能作为东宫的小司徒,主其余的太子全部官属,若是他弱势,那就由底下的三位官吏来主持。

以司马懿为太子家令,统帅太子仓令,太子食官令,袁尚为太子仓令,扶风人法正为太子食官令,这些就是些管理东宫财务的。

以满宠拜为太子率更令,统帅太子舍人,太子庶子,孙权为太子舍人,襄阳人庞统为太子庶子,这些是管理刑罚律法的……

以周瑜为太子仆,统帅太子厩长等官吏,而东城人鲁肃为太子厩长。

司马懿,满宠,周瑜,就此成为了太子门下三卿,若是认真观看,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官吏,竟是模仿当今的庙堂!可以算是小的九卿,甚至,你可以直接将他们看作小的三公,司马懿相当于司空,满宠相当于太尉,周瑜相当于太仆,不过,因有太傅与少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小的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