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页

其余大臣也面露一些笑容,如此一来,布局谋划,的确能够减少朝纲的波动。

“还有一事,朕与李秀宁相处日久,互生情愫,打算册封李秀宁为婕妤妃子,李渊为舅丈之后,册封为安国公,恢复相应爵位,但考虑国丈年事已高,就不安排具体职务,可在京城养老,也可以到陇西清河郡封地颐养天年,册封李建成为千牛备身的虞侯将官,随朕出征护驾。”

罗昭云这一步棋,是要稳住李阀,同时削弱李渊的影响,把唐字抹去,封为一个安国公,国家安宁稳定的意思,而且只有爵位,没有具体职务,等于没有实权,也不再为官吏,闲置在家了。

把李建成提拔成千牛备身,可以带在身边军中,时刻监视起来,如同人质一般,至少使李渊派系生不了异心,没有再翻盘的一点机会。

政事堂和枢密院的诸位大臣,闻言之后,心知肚明,都隐隐猜到了陛下做法的用意,谁也不说破,只是点头附和、赞同。

这件事也符合他们的利益,这些人都是罗昭云信任之臣,当做了重臣,提拔重用,有从龙之功,他们的前途和利益,跟陛下捆绑在一起,所以,都不希望不安因素出现,坏了他们目前的仕途局面。

“现在讨论一下江淮的局势吧,枢密院把江淮各路军的动向说一下。”

陈祾点头道:“根据枢密院得到了的前线情报,江南一带的几路叛军都在集结渡江,赶往了江都郡汇合,有张善安、汪华、闻人遂安、沈法兴,以及南陈遗族陈深,都带兵聚集,少有两三万,多有五六万,几路人马合计十五万,加上杜伏威的二十万江淮军,很难对付啊。”

屈突通也赞同道:“江南一带的势力拧成一股,对抗朝廷,一场硬仗要打!”

罗昭云看着地图,脑海中想着隋唐交际时期,这江南一带,似乎并没有翻起多大浪花,这些义军都很快被唐军消灭了。

“无妨,朕亲自过去收拾,看似几路人马,其实都是乌合之众,于朕而言,土鸡瓦狗而已,你们就在京城,等待捷报,看朕如何消灭他。”

众人闻言,都露出笑容,并不觉得陛下再说笑吹嘘,而是他的战绩彪炳,攻无不克。

一路传奇,一手打下了江山,没人会怀疑他的带军能力。

“臣老当益壮,也想随军出发,为国效力!”屈突通是一个武将,而且年轻时候治军有方,在军方威望很高。

罗昭云犹豫了一下,说道:“屈尚书,可以随朕同去洛阳,然后坐镇洛阳,负责调度,粮草、兵源等差遣,派别人去把持,朕不放心,这个后方担子,可就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