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页

他的少年从军事迹,在大隋的赫赫战功,乱世中平定天下,诗词文采冠绝京城,每一项都令李秀宁刮目相看,感到了钦佩,以前是敌对状态,她也有自己的未婚夫,所以对罗昭云没有上心去研究,不屑一顾。

但在这沉寂两年中,认真揣摩、观察,当面行跟他交流,她也发现了这个罗昭云,似乎跟当代许多文士武将都不相同,有着特殊的气质和思维,的确很容易让女人喜欢上他。

“秀宁……也说不清楚,都有一些吧,不过女儿明白,只有女儿在宫内,我们李家才能安稳。”

李渊深以为然,他其实也担心秋后算账,毕竟许多争天下的人,失败者最后都是家破人亡,枭首异处,即便投诚后会封王封侯,表现君王的仁义,同时也是做个天下人看,做给那些尚未被平叛的枭雄看,一旦等天下安定之后,做君王的就会觉得这些昔日枭雄人物碍眼,存在隐患,会波及朝政,仍然会找借口赐杯毒酒,再抄家满门了。

所以,为了家人的稳定,李秀宁的这种考虑是有必要性的,她决意留在宫内,甘心为妃为嫔,哪怕宝林、美人称号都行,一方面觉得嫁给罗昭云,也是她欣赏的男人,另一方面,也是为家人安全考虑。

李渊轻叹息一声,带着几分无奈道:“好吧,为父也不多言了,总之,皇宫是个冷酷无情的地方,你自己在这里生活,朝廷无勋贵外戚支持,不要轻易与人争宠,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生活下去,为父在家也能为你高兴了。当今陛下,雄才大略,文武双全,的确是个当世稍有的英杰,你真的嫁给他,并不亏……”

第0982章 南下增兵

数日后,侯君集率领的五万大军,过冯翊郡、京兆郡,抵达京师北面的泾阳大营。

这里面有屯扎的数万禁军,操练不辍,是护卫京城的力量,侯君集所带兵马属于外部军队,按要求在外围大营就得驻扎,不能无故接近皇城,以免引起变故。

朝廷对地方军队靠近京师,都是格外慎重和警惕,而且调兵权、指挥权,是兵部与枢密院相互牵制,将领临时委派任命,有了兵符,才能调动军队,军饷钱财、户籍调动却都是兵部在管辖,免得将领权力做大,形成不听皇命,藩镇割据的局面。

侯君集让军队在这里安营扎寨后,带着几名副将,赶往京师,入皇宫要面圣述职。

本来这次要赶来参战,对付突厥兵马,却晚来了一步,军队没有到,仗已经打完,大破了突厥,使得侯君集等人都有些懊悔,奈何行军速度已经提到最快,不可能昼夜全速赶路,那样队伍吃不消,到了也是疲兵,无法作战。

罗昭云在御书房召见了这几位风尘仆仆的将领,勉励一翻。

“尔等在晋阳作战,非常艰苦,消灭李唐,功劳卓著,这次长途跋涉,从太原带兵赶赴河西秦川之地,虽然没有赶上大战,但是苦劳还是有的。”

“臣刚到河西之地,未出冯翊郡,就得知前线大胜的消息,既为陛下的大破突厥消息感到高兴,同时,也为我等晚来一步感到懊悔,未能与陛下并肩作战,终究是我等一大憾事。”侯君集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你们这支兵马,勤王而来,作为增援之兵,突厥人也探查到了,会有一定压力;而且我军将士得知你们赶来,心中也有了底气,此消彼长,对我军士气提升有很大好处,所以,这次从晋阳带来的援军,作用也是起到一些。接下来,还有仗等着你们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