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守城的军队有五万人左右,但是骁勇善战,还有北齐的将领投奔辽东,做了指挥使,他们也精通守城之道、用兵之法。

隋军犹如潮水一般逐波涌上,旋即被守军杀下城去,两军交锋死伤无数,悲声震天。

“杀杀杀!”隋军不断在攻城,但是辽大古城巍峨,早已经过加厚、加高,石弹砸上去,虽然略有损伤,但无法砸出洞来。

城头的守军更是不畏死地坚守着,东北地区游牧民族的彪悍,展现出了。

他们的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比隋军的身高要多出一些,加上常年在酷寒之地,体质过人,而隋军已经承平三十年,除了边疆镇戍的军队尚且跟突厥、吐谷浑作战外,其余中原内地的府兵,已经多年没有打过仗了,许多士兵都是苦役的农民,不愿意被抓去劳役修运河、长城等,纷纷加入鹰扬府做士卒,可以逃脱赋税和劳役,这些人的战斗力,明显较低,意志也不坚定。

太平盛世的百万雄师,战力已经大大打了折扣,跟开国时期的南征北战的将士比起来,缺少了一股狠劲、杀意、勇不畏死的精神。

城如孤岛,战阵如云,隋军在漫天箭羽的掩护下,早已跨过护城河,撞城门、爬云梯、登楼车,向城墙猛袭。

但是辽东城在鏖战中,依然屹立不动,一个上午下来,没有被隋军拿下。

这场战争从早晨一直打到晚上,如火如荼,隋军固然兵多将广,但在地利的劣势下,死伤枕藉,远远望去交锋处,仿佛熟烂的葡萄从城墙上往下掉落,摔得脑浆崩裂,成了一摊淤肉。

只见隋兵的尸体在城下渐渐堆高,而后面的军队却如怒涛狂涌,丝毫没有仁慈之心,践踏着尸体攻城,夜幕苍苍之下,城内城外点起万千火把,如同白昼。

隋炀帝见辽东城就攻不下,脸色铁青,下令收兵,大军如潮水一般退却,留下遍地尸骸。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战争。

辽东城上,高句丽军在欢呼,大将军乙支文德一身金色锁子甲,站在城楼上瞭望,整个人气势冷峻、威严。

这是高句丽的第一帅,也是一个常胜将军,出将入相,三十出头,这几年吞契丹、打靺鞨,占辽东,威压百济、新罗,都有他的身影。

身上的锁子甲,是君王所赐的黄金铠甲,代表着一种殊荣,同时,他也是当朝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