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罗昭云错愕了一下,想不到隋炀帝会咨询他的意见,看来这个杨广,暂时还没有傲慢自大得不听任何劝谏的地步,还有得救。

他抱拳道:“臣觉得,吐谷浑部落深入腹地,大漠、高原错综复杂,部落相隔甚远,我军骑兵有限,如果逐一去攻破,并不现实,如果分兵之后,敌军以逸待劳,我军反而不占优势,不如以震慑为主!”

隋炀帝冷冷问:“那如果震慑不住呢?”

罗昭云对答如流道:“如果到时候,发现吐谷浑的一些部落还是不驯服,依旧敌视,到那时杀鸡儆猴,挑几个大部落,最激进反抗的吐谷浑王侯,进行围剿镇杀,这样先礼后兵,先展现实力,再进行兵戈,效果会更好!”

长孙晟在旁边拱手道:“陛下,罗将军这个策略不错,先礼后兵,也符合我大隋中原正统的外交礼仪。”

苏威也道:“臣也觉得,罗将军说得有道理!”

隋炀帝轻轻点头,眼神平和几分,转而兴致勃勃起来,微笑道:“朕决定了,搞一次围猎,圈起百里,兵马全部投入进来,算是一次军事预演,给那些部落派来的斥候,远远观望一下我大隋部队的战力,同时,邀请一些伏俟城内的王族和贵族,让他们也参加,见识一下大隋的雄兵!”

“圣上英明,这个计策一语中的,相信吐谷浑的人都会畏惧我大隋数十万雄兵,敬畏大隋天子的威严!”宇文述第一个站出来赞同。

其它大臣也纷纷附和,这两三年,但凡隋炀帝拍板的事情,已经很少有人敢反对的,因为隋炀帝先后诛杀、免职了一些不怎么听话的大臣,而且他不喜纳谏,去年在朝堂上,对御史台大肆削减,同时对大臣上奏纳谏,也进行约束。

他还公开声称,最讨厌有人假以纳谏为名,企图塑造形象,升官发财!

总之,隋炀帝性格的变化,一天天变得猜忌重重,傲慢自大,自诩才能,有千古一帝的功绩,所以对于大臣的建议,嗤之以鼻。

这不是隋炀帝昏庸无能,而是他很有能力,以至于刚愎自负,听不下别人的意见,认为大臣的视野有限,没有大局观,思维不如他深邃,所以,自然不会听大臣们的主要意见,而全靠自己去想。

大隋的二世而亡,跟秦二世不同,因为秦二世胡亥,是真的无能。而隋炀帝是对自己的才能高估太多,一心奔着圣君去,导致十几年的施政动作太大,才骤然散架了。他要比夏桀、商纣等真正暴君昏君,强得多得多,尽管都是亡国之君,下场都类似,过程却完全不同。

罗昭云默然不语,他心中清楚,这是隋炀帝肯定会做下的决定,西巡狩猎,历史早有定型了,这个决定,跟当时的吐谷浑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绝非隋炀帝贪图享乐。

接下来,隋炀帝留下几位大将军,商议各路军马屯兵站位,如何围下一个狩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