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页

众人议定的礼仪过程,陈正元先继承王位、祭祀祖先;然后才率大臣、接受大明朝廷的册封国王礼仪,正式获得宗主国的认可,并出任“安南都督府”都督一职。

大殿上响着庄严的钟鼓之乐,身穿礼服头戴凤冠的太后陈氏、牵着几岁大的国王陈正元,在无数人的瞩目下,他们缓缓走向了高高在上的王座。

穿着小小的衮服、头戴冕疏的陈正元,显然感觉有点不太舒服,他时不时想拿小手去抓头上的王冠。这时陈氏便轻轻拉住他的手,避免他弄歪了衣冠。

母子俩终于走到了台基上,在两把椅子前面转过身来。一众大臣立刻跪伏在地,用安南话高唱着贺词,大殿上一阵热闹。

张辅等几个明朝文武,却站在最末的位置,他们没有下跪,只是拱手作揖,向上面的人鞠躬。陈氏专门朝这边看过来,并轻轻点头示意。

显然她十分清楚,任何时候也不能无视宗主国的态度。

接着钟鼓之乐渐渐停息,礼官走了上去,开始宣读继位诏书。这种正式的文书,却是用正儿八经的汉语文言文写成,读的也是汉语。因为安南国只有汉文字、没有别的文字,他们用汉字比朝鲜人还早。

光鲜华贵的大殿上,庄严的辞藻在房梁上回响。许多有权势的人重新聚集一堂,生机勃勃的场面、仿佛时节的春夏秋冬,又仿如天道的兴衰轮回;曾经的繁华再次回到了升龙城。

美丽的太后端坐在王座一侧,她端庄的神态下,有着威严与激动之色。她与国王一起参加继位典礼,便是让大臣们明白,今后摄政的人是她。毕竟一个几岁大的孩子,暂时还不知道怎么使用他得到的权力。

张辅旁观了整个典礼,他猜测着太后的想法。或许陈太后此刻会觉得,诸事好像一个梦。曾经失去所有的妇人与小孩、能有今天,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不过那个妇人的背后、有一个支持她的强权人物,便是手握两百多万实编军队、拥有万里疆域的帝王。于是一切皆有可能。

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

安南平叛大捷的消息、以快马送到了京师,此时朝中的君臣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就在几天前,京师发生了空前的大地震,接着又有几次余震。

钦天监根据典籍记载、复制的张衡地动仪,完全没能预测到这次大地震。京师震动之后,大量房屋倒塌,城内一片恐慌混乱,无数人在毫不知情之下死于非命。日渐承平的大明都城,忽然遭受沉重打击。

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朱高煦被迫公开承认、自己最近荒疏礼仪与祭祀,并许诺要按照规矩、敬畏上天,严于吏治、革除弊政等等,以平息上天的怒气。

虽然朱高煦问心无愧,他觉得自己当皇帝已经算是尽心了,但是他没有办法、也不能一下子改变世人的观念。其中的逻辑关系便是:上天与人间的帝王息息相关,发生灾难就是上天在惩罚人间失德。也就是天授予君权,所以人君须得对上天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