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页

当时明军中军的方略,是以瞿能部吸引敌军主力出现、并拖住时间;再等明军主力赶到,双方进行会战。

后来局势没有按照朱高煦的想法发展!他仍然受了内战经验的影响,思维不自觉地想着大规模的会战。

鞑靼军未将主力摆到胪胊河之北岸,反而出现在了官军中军的东边;意图袭扰迟滞官军大军,为北路鞑靼军消耗、拖垮、歼灭瞿能争取时间。

不料,鞑靼军主力在官军右翼、忽然遭受了柳升部的迎头痛击,全军溃逃!

北路鞑靼人已丧失了拖垮瞿能部的机会,时间不够了;于是北路敌军尝试性地冲阵决战,一战未果、马上便放弃了此役……

中军大帐里,从各处返回大营的武将们,正陆续前来恭贺大捷。

朱高煦坐在上位,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反应却不大,刚才一直在走神。他知道,此役无疑是打赢了、斩获也不算少;然而战果与他的预计、还有很大的差距!

他也更意识到:在草原上,似乎无法出现“伐罪之役”那样的情况、一次会战便能消灭俘获十万敌军!

没过多久,柳升走进了大帐。张辅率先说道:“恭贺安远伯。”众人纷纷侧目,都把目光聚集在了柳升身上。

柳升上前拜道:“臣拜见圣上。”

朱高煦闻声抬起头,赞许地看着柳升点头。他沉吟片刻,便开口道:“我官军火器威力已不同往昔,鞑靼人不知。安远伯能出其不意、抓准战机给予敌军一记痛击,实乃大将之才。此次北征之头等功,非你莫属。”

柳升道:“臣为圣上效力,此皆本分之事。”

大伙儿纷纷道贺,大帐里一时间变得热闹了不少。

这时兵部尚书齐泰上前,作揖道:“臣请奏圣上!”

朱高煦道:“齐部堂请言。”

齐泰道:“最近数日,发生战事以来,各军战马为了蓄积马力,喂食了马匹大量精良。军粮耗费增大,已然不能久持;咱们只有此时退兵,才能维持大军回程所需。况此役大明官军已获大捷……臣认为,待瞿能部会合之后,圣上应即日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