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页

……开平城大军营地里,最先调集出动的人马,是平安率领的约一万骑兵。平安的目标不是北平城,而是山西大同府!

朱高煦认为,这次阴谋的主使是代王朱桂,遂决定先迅速出兵大同府,时机不容延缓。虽然代王必定有所防备,朝廷大股骑兵去大同也难以掩藏,但朱高煦还是觉得,事到如今军队越快进军越好。

除了平安的前锋马队,两天之后、朱高煦将亲率两万到三万骑兵进军!

开平城聚集的大军多达二十五万人,因是北征草原,大军的骑兵比例较高、超过了两成,总共马军有六万多人;剩下的军队、壮丁,将由左副将军瞿能率领,随后向居庸关开拔……

当天傍晚,朱高煦从军营里返回城里的“行宫”。他刚走到内宅门楼,便在走廊上看见了一身礼服的贤惠翁主。旁边还站着太监曹福,以及两个宫女。

贤惠翁主愣了一下,多看了朱高煦两眼,好像是在确认似的。朱高煦今日穿的是戎服与札甲,确实与第一回见面的形象大不一样。

“这么快就认不得朕了?”朱高煦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贤惠翁主忙屈膝行礼,身体往下一蹲,语气却很轻快:“臣妾从未见过圣上穿甲胄的样子,拜见圣上。”

朱高煦转头看了一眼曹福。

曹福抱拳道:“奴婢早晨请旨,将贤惠翁主安顿到行宫,皇爷……”

“我记得了。”朱高煦恍然点头道。他想起了曹福确实有那么一问,只不过当时他想着别的事、没太上心。

朱高煦接着说道:“后天我便要率军出发,开平城的大军也要尽数开拔了。贤惠翁主到中军行辕来也好,到时候便于安排行程。”

一众人走进内宅门楼。朱高煦也没急着卸甲,径直把贤惠翁主叫到了一间客厅里说话。

待曹福等人都退下了,朱高煦才开口说道:“永乐年间,有一批朝鲜国女子送往京师;她们到达京师,却已是废太子当政之时。其中有一个姓朴的女子,后来受朕册封为贤嫔。贤嫔的兄长,应该就是朴景武?”

贤惠翁主脸上的微笑渐渐消失,正色道:“朴景武的妹妹,确实就是贤嫔的长兄。李使君(李琦)到朝鲜国,已言明了此事。”

朱高煦点了点头。他这时才猛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坏……他早已从贤嫔那里听说了,朴景武对贤惠翁主是情深义重,从小就发誓保护翁主;他却仍然下旨李芳远,将贤惠翁主送来大明皇宫!

不过当初朱高煦主要考虑的是“圣洲”东北地区的布局,倒没仔细想过一个朝鲜人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