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页

他心里却不认可夏元吉。

以前明军攻打安南国,之所以变成了亏本买卖;那是因为朝廷只选择了长远利益,想要吞并交趾,永久地得到更多耕地。为了几百年的长远粮税,前期几年连续亏本,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但如果人们的眼光不只盯住耕地,而选择掠夺敲诈、以及不平等贸易,并拉拢当地势力节省成本……或许马上就能扭亏为盈!

可是这些想法太过夸张,完全脱离了大臣们的经验;说出来的甚么“掠夺敲诈”也太难听了,大家都是读圣贤书讲仁义道德的君子,那多不好意思?

朱高煦观察,连齐泰、高贤宁等人都没有附议自己,于是朱高煦没有直言出来。

他不再谈国策的问题,当下便拍了一下大腿道:“夏部堂的谏言出于公心,朕当纳之。为免劳民伤财,迁都事宜,彻底罢停!交趾省的事宜,亦尽力避免动用大军;回应陈季扩使者的策略,以‘诏安’为主。”

邱福听罢神情复杂地抬头看了朱高煦一眼,可能觉得朱高煦有点怂。不过朱高煦以前就不止一次怂过,邱福最后都认可他怂得对……因此这一回邱福没有急着跳出来说甚么。

文官们倒是很满意,纷纷点头附议。

朱高煦道:“咱们最好避免南北两线开战。正如诸爱卿所言,北边蒙古危及我国家边防;朝廷得先稳定北面,再想回头对付交趾省叛军,两边用兵、在时间上要尽力错开。”

他停顿了一下又道:“朕还想裁撤交趾布政使司。”

这时邱福终于忍不住了,再次站起来抱拳道:“开辟交趾省乃太宗皇帝时的功绩,当今朝廷不仅不守住,若还放弃此地,恐怕……”

夏元吉听到朱高煦要放弃那亏本的地方,情绪有点激动了,急忙无礼打断邱福道:“天下臣民,要的是安居乐业富庶太平!圣上英明,体恤百姓,此乃圣君所为,谁会指责?”

朱高煦抬起手道:“朕没说要放弃交趾,只说裁省。可以参照唐代的羁縻州,先羁縻治理,再从长计议;否则操之过急,当地必然会有野心者不断叛乱,朝廷就得忍受多次平叛的军费开支人马伤亡。”

两个主张最强烈的人,这才稍稍平息下来。

朱高煦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声。他的设想,根本就没人理解!只能另外找道理解释,径直施行他自己的理念便是。

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分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