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页

高贤宁道:“骑的毛驴。”

陈大锤道:“请到书房里等一会儿,俺去去就来。”他说罢先把大门关了,然后走出了后门。

高贤宁到里面一间书房里,拿起一根鸡毛掸子扫了几下椅子,便坐在那里等着。过了一阵子,陈大锤返回了书房,在里面的架子上翻找了一会儿,找出一封书信,递了上来。

信上写的并不是汉王手迹,却是高贤宁的老师齐泰的字!

陈大锤道:“贵州那边查得很紧,俺先去了广西,绕道来的京师,耽搁了不少日子。这一趟差事,俺不是奉汉王之命,王爷去四川了,奉的是都督府执事、汉王府右长史李先生的意思。”

“李先生?”高贤宁瞧着信上齐泰的字迹,随口问了一句。

陈大锤道:“李昌珏。”

“呵!”高贤宁立刻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李昌珏是高贤宁的同窗,齐泰的学生之一,不过因得了重病、早就退出了科场。

陈大锤看了他一眼,道:“王爷带兵北上之前,曾吩咐留守汉王府的文武、宦官,诸事都不必对李先生隐瞒。李先生详问了一些京师的景况,认为可以尝试离间张辅和伪帝(朱高炽)的关系;因此派俺来京师走一趟,找几个人办事。”

高贤宁点了点头。

陈大锤继续道:“据说当年解缙劝先帝立太子、说了一句‘好圣孙’!如此一来,若是有流言传到伪帝耳里,言伪帝能当上太子和皇帝、全靠有个得先帝喜爱的好儿子,伪帝作何感想?伪帝极可能会厌恶其长子(瞻基)!

这样的事会让张皇后惴惴不安,加上张辅长女又封了贵妃,仅次于皇后之下。张皇后便会与张辅家产生芥蒂,接下来,或许会发生许多不好预料的事。”

高贤宁简短地插了一句:“张贵妃有喜了,刚传出来的消息。”

陈大锤道:“那李先生的离间计更有可能起效啦!张贵妃要是生了个儿子,而伪帝又厌恶皇后的儿子,皇后的地位就会受到动摇。”

高贤宁沉思不语。

陈大锤“嘿嘿”笑道:“文人肚子里的弯弯绕绕就是多,李先生连妇人之心也揣摩得透!高侍读可知李先生怎么说张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