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页

多达三四千人的人群里,甚至连一句说话声都没有,他们被夹在山谷中间严阵以待,没人吭声。许多人脸上只有愤怒。

旁边的弓弦拉开发出“喀喀喀……”的颤音,黄中却伸手往下做了个手势,他深吸了一口气,神情复杂地望了两眼城楼上的人,说道,“传令,后军作前军,慢慢撤退!”

……云南府城,朱高煦最先得知了在安南国芹站发生的事。这已是十天之后,年关已过了。

昆明城还笼罩在过年的气氛中,到处都张灯结彩,空气中飘散着忽远忽近的鞭炮声。

朱高煦的反应,也是目瞪口呆,他坐在那把红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一时间有种不真实感,但摸着手里黄中的书信,颇有质感的宣纸十分真实,上面的文字也描述得相当之详细……不得不叫人相信,这确实是十天前发生过的事!

并非此事严重、他被震惊了,毕竟朱高煦到明朝以来,经历过的大风大浪也不少;而是他无法理解安南国胡氏,再次开始质疑自己的思维。

千算万算,朱高煦真是连想也没想过,安南国会这么干!

身边还站着两个长史、两个护卫大将、一个宦官,几个人都瞧着朱高煦一愣一愣的表情,一副好奇的模样。

朱高煦见状,便把手掌拍在宣纸上,往前一推,“都看看罢。”

文武官员数人传阅罢,都感到很震惊意外。朱高煦这才放心了不少,至少不是他一个人这么个感受。

李默道:“这消息报到朝里,恐怕不能善罢了。朝廷会如何处置此事?”

朱高煦渐渐平静下来,说道:“还能如何处置?各自准备兵器,战场上相见了。”

李默又沉吟道:“胡氏父子此番作为,有何缘故?”

朱高煦道:“可能觉得活着太累罢,还是去地府见列祖列宗舒坦!”

几个人听罢面面相觑,有人想笑又觉得不合时宜,憋住没笑出来。

朱高煦倒不是想开玩笑,他此时只能这么推论胡氏的动机,才勉强能把眼前的事说得通,这样才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