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哦。”解缙一副恍然的表情。

于是几个人陆续来到了乾清宫东暖阁觐见,行礼罢。朱棣果然又问太子之事。

几个皇子已经成年,朝臣们也很希望早日定下国本,稳固社稷;不过大多数人都很知趣,很少有人上书提这事儿,就怕触怒了圣上。

但这时皇帝主动问起,境况就不一样了。

大臣们纷纷开口说话,自古无非立嫡立贤两种,其中立嫡长子是最清楚明了的礼法,也是文人们的共识。所以朝廷文官几乎异口同声,只强调世子是嫡长子。

解缙也不例外,用坚定的口气道:“此事有何可议之处?世子乃嫡长子,并无大错,国家自有礼制,难道还有别人能做太子?”

朱棣顿时抬头看了解缙一眼,若有所思地点头道:“朕知道你们的意思了。”

大概是皇帝这种面对黑白是非问题的暧昧态度,让解缙感到不快,解缙皱起了眉头。不过这时几个大臣已纷纷谢恩告退,解缙也只好跟着大伙儿执礼。

几个人陆续走过隔扇,解缙在最后面。就在这时,解缙忽然转身拜道:“圣上,有好圣孙!”

所有人顿时侧目,连朱棣也愣了,抬头看着解缙发怔,好像没回过神来一样。解缙露出意味深长的一个笑容,朱棣也露出了一个非常难看的冷笑,于是二人相视一笑。只不过朱棣的笑意简直和哭一样,脸上露出了一种痛恨、肃杀的气息。

等大伙儿都走了,朱棣顿时一掌拍在御案上,指着隔扇没说出一句话来,片刻又长长呼出一口气,转头看了一眼宦官郑和。

郑和躬身小声道:“圣上息怒,奴婢听说那官儿脑子里缺根弦。”

朱棣想了想,缓缓放下手臂,说道:“这人俺用不了……”

但他眼睛里冰冷的杀气,竟然渐渐熄灭……一般人乱说话早死了,但解缙到底不是一般人,而是在太祖跟前、敢给李善长鸣冤的人。

朱棣或许觉得,从解缙口里说出一句好圣孙似乎也不过分。

过了一会儿,朱棣又道:“俺要去玄奘寺探病,不要仪仗了,微服简行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