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

当天高贤宁便到了京师。酉时已近,皇帝仍然马上召见。皇帝见到这个写周公辅成王论、搞得天下士子都知道的人,竟也来归顺了,自是十分开怀。

皇帝当天就封高贤宁为翰林院编修,并在京师赏赐了一座府邸。

君臣相谈甚欢,直到深夜。以至于高贤宁只能坐吊篮出午门,并在千步廊后面东侧的翰林院衙署里住一晚上。

高贤宁心里是清楚的:皇帝如此礼遇,看中的不是他的才能,而是名声。

天下进士、举人甚众,高贤宁一个太学生、功名只是秀才,凭所谓才华、便能与皇帝秉烛夜谈?

今上不是汉文帝,高贤宁亦非贾谊。

但高贤宁还有另一个价值,便是名声。一篇周公辅成王论,搞得天下皆知,朱棣要大义就不该攻皇侄建文……而现在写文章的人已经投靠了朱棣,既未以身作则,那文章所写之义、还能叫人信服吗?

……

朱高煦昨夜酉时进城,先去了他爷爷兴办的官方窑子“金陵十六楼”之一的醉仙楼,找了个姑娘作陪,听曲到深夜,然后马也假装忘记了取,径直摸回郡王府,只等明日再来取走坐骑。

他在醉仙楼顺走了一条板凳,拿麻绳拴上,娴熟地翻墙回家,然后去了杜千蕊房里。

第二天一大早,朱高煦便走出了杜千蕊的房间,出门碰见了脸上有几颗麻子的半老徐娘王大娘。王大娘见了他,揶揄地笑了一下,朱高煦也笑嘻嘻地看了她一眼。

他便准备到饭厅去,等人上早饭。走到一条檐台下,却见姚姬拿着牙刷、刚刷完牙要进屋。姚姬面无表情地微微执礼,“见过王爷。”

朱高煦顿时感觉姚姬今早似乎冷冰冰的,他疑惑地点点头。

就在这时,姚姬又道:“王爷若无事吩咐,我先进屋去了。”说罢转身便走。

朱高煦想到她对自己浓情蜜意之时,再对照她现在的态度,顿时有种冰火两重天般的反差!姚姬身上的气息,有时候着实让朱高煦觉得反差太大、有点摸不着头脑。

便像现在的忽冷忽热,又如她清纯秀丽中的妩媚妖娆。她的身段也是,没有宽松的僧袍遮掩了,穿上稍微合身的襦裙,胸脯简直大得不协调,但腰姿却只堪一握。幸好姚姬身材高挑、肩背挺拔,只是太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