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他又描述了一番徐妙锦的身材高矮。

王贵道:“奴婢遵命。”

这事儿只能碰碰运气……燕王府有四道门楼进出,想到徐妙锦住在王府内厅,从北门出的可能比较大。人手不够,没法子的。像后世只跟踪一个人,也不是两三个细作能办好的事。

别说郡王府的人手,燕王府的人更多,但若干秘密的事、真正能让燕王信任的又有多少?

第八十一章 离间计

“叮叮哐哐……”金属的敲击声响了整整一上午。

朱高煦走进一间倒罩房,便见一个袖子挽起、骨骼粗壮的大汉正在挥锤锻打着东西,旁边的炭火烧得通红。屋子里还站着陈大锤和两个杂役汉子,他们先看见朱高煦,便急忙弯腰行礼。

“哐!”又是一锤击打到砧板上。

陈大锤转头道:“张军匠,王爷来了。”

那张军匠这才转头看了一眼,放下铁锤,抱拳行礼,却没吭声。

“快修好了么?”朱高煦指着挂在木架子上的重扎甲。

张军匠道:“回王爷话,您这甲乃青塘铁冷锻而成。小的一时没找到好料子,只得反复锻打料子来修补,工夫费得多,最少还要五天。”

陈大锤道:“王爷,张军匠是俺小时候就认识的人,您可放心,他是北平最好的军匠,一定能把王爷的甲胄补得像新的一般。”

“叫甚名字?”朱高煦随口问道。

张军匠抱拳道:“小的就叫张军匠。家父是军匠,小的也是军匠。”

朱高煦点了一下头。大明太祖把天下人分得貌似井井有条,匠籍的就一直是匠籍。子承父业,保证人力来源,光是轮流为朝廷服役的匠籍人员就有三十多万人,另外还有几倍人数的杂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