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淳接过了话头儿,“朝廷在推行均田,消灭世家大族,瓦解宗族势力的过程中,旧的被废掉了,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肯定会有人趁虚而入。另外围绕着运河,形成了庞大的民夫工人队伍。他们背井离乡,做工赚钱,养家活口。举目四望,两眼一抹黑。很需要得到庇护,寻求安全和慰藉。”

“因此,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会卷入其中,裹挟百姓。”柳淳顿了顿,又道:“这一次朝廷改革漕运,就是希望摧毁这种可怕的趋势。如今我们的人被害,恰恰说明,这一次行动直击要害,打疼了这些人,他们在拼命反击,妄图吓唬住锦衣卫!”

“你们说,这帮人的如意算盘能打得响吗?”

众人一听,全都大笑,做梦去吧!

经过柳淳的整顿,锦衣卫的效率和严密程度,都是远超任何衙门的,更别说一些江湖人士,邪门歪道了。

不是锦衣卫怕他们,而是顾及不上罢了。

柳淳执掌锦衣卫以来,先是整顿应天的官吏,接着有迁都的时候,还有对鞑靼用兵,忙得不可开交。

才给了这帮东西发展壮大的空子,如今也到了该彻底剪除毒瘤的时候了。

“现在锦衣卫立刻分成四组,第一组,重点清查户部、工部账目,对历年涉及到运河的开支,给我仔细彻查,不光要查开支,还要查钱款物料的走向,更要追踪到每一个人。记住,是每一个民夫。”

柳淳办过了很多案子,堪称经验丰富,因此对于钱款物料的往来非常敏感。

比如在大明也存在两套价格体系,一是官方的,一是民间的。

朝廷在收税的时候,规定黄豆、小麦、芝麻跟大米等价。

也就是说,朝廷在征收田赋的时候,这三样东西,可以抵一石大米。但是粟谷、糜黍、荞郘则需要两石,高粱则是两石五。

在这种抵价过程中,自然有巨大的油水可捞。而且各地价格差异也非常惊人,南北粮价,最多能相差三倍以上。

而且在农村,老百姓不愿意接受现金,他们对纸币怀有抵触情绪。因此一个民夫,让他选择是要价值一石大米的钱,还是一石高粱。

很有可能,民夫就会把高粱抱走,可一石高粱比一石米便宜太多了,中间的差价就被轻易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