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为了回应官员们的期待,第一场考试就出事了。

黄观对大理寺进行考察,整理了考卷之后,他直接进宫,求见朱棣。

“陛下,臣针对常识和部门业务进行了考核。臣发现在常识部分,官员通过恶补,基本还算不错。可是在法令的熟悉上面,大理寺的几位主官都有所缺失,包括大理寺卿在内!相反,下面有几个书吏表现很好,而且臣还发现了一件事。”

朱棣道:“什么事?”

“大多数书吏故意放过题目,压制成绩……似乎是为了上官的面子!”

朱棣一听,勃然大怒!

“弄虚作假!敢糊弄到朕的头上了。”朱棣冷冷道:“去把所有大理寺的人招来,朕要亲自考核。”

黄观看准机会,急忙道:“陛下,官吏有别,许多书吏熟悉政务,但是碍于没有功名,只能在一些大人的手下做事。纵然他们熟悉法令,却也没法升迁!”

朱棣冷哼道:“这是什么道理?明明是人才,却不能得到重用,反而让一群昏聩无能之辈,窃据高位,简直岂有此理。你告诉他们,这次考核,拿出真本事,表现好,朕立刻提拔,君无戏言!”

第621章 给你一座黄金屋

如果说永乐元年,朱棣的总体特点是求稳,那么到了永乐二年,就是求变。

朱棣的强势也显露无遗,改革科举,打破文官的传承体系,当遭到反对的时候,朱棣就给百官增加考核,你们不是担心子孙后辈失去当官的机会吗?那朕就连你们的机会都剥夺了,论起比狠,朕不是针对谁,你们全都是垃圾!

果然,就在第一次测试百官之后,朱棣又对大理寺上下的官员进行了测试。

等考核结果出来,可谓是朝野震惊!

在朱棣亲自测试之后,发现大批的书吏,尤其是十几年,二十年以上的书吏,他们对朝廷法令格外娴熟,不但知道法令,而且还知道漏洞所在,往往是一针见血,就能指出问题所在。

黄观设计了五道有关案件的分析题目,结果都是这帮书吏条分缕析,答得最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