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两银子,在某些地方,能买到两石粮食!

拿后世的粮价和糖价作比较,就能知道,明朝的糖贵得离谱!不过要是看看同时期的西方,那么大明的糖价又便宜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李景隆的脑子虽然不好,但是柳淳给他恶补了那么多东西,他也隐约知道,糖绝对是暴利行业,而且糖的需求比香料多多了。

本以为错过了一座银矿,结果老天转手给了一座金矿!

苍天啊!难道我才是你的亲儿子?

李景隆在感叹之后,他这才想起来,应该赶快给国内报信,尤其是要问问柳淳,是该开发东番啊,还是该南下爪哇。

李景隆这个二货,耽误了六七天才发出去消息,等他的船只赶赴厦门,海面上搜救的船只都退了回来。

根据一致意见,曹国公李景隆,已经殉职海上!

他人死了!

这几天整个京城都在议论,过去大家伙都说海外风险太大,可柳淳安排的几次出海,都取得了成功,堵住了不少人的嘴巴,可如今李景隆都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内阁和六部虽然暂时还能稳住,但是科道,民间的议论,全都指向了出海的事情,甚至有人拿出了老朱的祖训,反对出海。

他们说得很好,大明无所不有,根本不用贪图海外的物产。为了一点微末毫厘的小利,就屡屡冒险,置人命生死于不顾,实在是得不偿失。

还有人说,出海亡命冒险,让蛮夷去做就是了,大明的子民不该干这个,柳淳鼓动出海,是利欲熏心。

更有人窃喜不已,这次死的是柳淳的舅哥,就等着柳家闹起来吧!

姓柳的,这就是你的报应!

面对着一大堆潮水般的指责和嘲讽,柳府的状况似乎也不是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