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柳淳思量推测的时候,一直没什么动静的梁国公府,突然迎来了三位客人,张玉、朱能、丘福,三大国公齐至。

蓝玉见他们来了,还吓了一跳。

“你们有事情?”

毕竟蓝玉已经是半隐退状态了,他现在除了去看看外孙女,基本上就在府里不出去,连早朝都不上,就是个老宅男。

张玉深深吸口气,突然一躬到地,其余两位也都是如此。

这三人稍微停顿,就把朱棣给他们讲的话,原原本本说了。

蓝玉没有柳淳那么消息灵通,事先并不知道,当他听三个人讲完,也面带思索之色,半晌感叹道:“唉,陛下提到了淮西勋贵,也提到了靖难新贵。可要让老夫说,你们比我们这一波人有福气啊!”

张玉稍微思索,也懂了蓝玉的意思。

淮西勋贵这帮人,多数都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最初大家伙差不多少,因此也就没了尊卑上下。

又经历了十几年的战斗,彼此盘根错节,等朱元璋登基之后,已经是尾大不掉,讲道理已经没用了,唯有一杀到底。

可是朱棣的情况不同,他踩在了老朱的肩膀上。

尊卑早定,这三大国公,只能算是朱棣的家臣而已。

并且靖难的时间也不长。

最最关键的一点,朱棣和朱元璋的作风的确不同,老朱或许跟果断刚毅一些,到了朱棣这里,就多了恢弘大气。

因此靖难功臣的结果,也普遍比淮西勋贵好多了。

“梁国公一语中的,晚生五体投地。”张玉对蓝玉执晚生礼,十分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