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眼就看到了他。

“朱高燧!你给我过来!”

可怜的朱小三被提到了老爹面前,“父皇,儿,儿臣什么都不知道,儿臣没和师父密谋,真的!”

朱棣冷笑,“瞧见没有,不打自招了。我问你,你师父打算在北平做什么?你给我说说?”

“这个啊……”朱高燧挠了挠头,思忖道:“师父要做的事情可是不少。他说迁居士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想办法,把这些人变成工人,还说要在北平多设立工厂,要把学堂放在北平,要多鼓励发明。”

朱棣皱着眉头,“这都是你师父说的?”

“嗯,还有更多呢!”朱高燧有点小得意,“父皇,师父还让我拟定一个北平城市群发展纲要。其实啊……这是儿臣的优势,我大哥和二哥都不懂的,师父也懒得教给他们。父皇,以后要是扩建应天,重修皇宫,这些事情都交给孩儿,保证让父皇满意,价格优惠,童叟无欺!”

“你给我闭嘴!”

朱棣想踢死他,这个兔崽子,真是学坏了,堂堂皇子一张嘴就是生意经,太让人发愁了。

见老爹瞪眼睛,朱高燧也不敢贫嘴,赶快去把刚要取来,递给了朱棣。

朱棣捧着厚厚的一摞,仔细看去。

还真别说,这玩意格局够宏大的。

柳淳提出,要以北平为核心,打造一个三百万人起步的工业化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当中,大宁负责采矿,冶金和重工业,还包括畜牧业。尤其是柳淳提到,要发展毛纺。他选择跟哈烈建立商贸联系,就是想改变传统的三大拳头产品,另外增加一项,那就是毛纺。

哈烈国面积很大,在一些靠近北部的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结实笔挺的毛呢肯定能受到欢迎。

外贸中心,并非柳淳的一时心血来潮。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北平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商业化,工厂作法众多,一旦有了海外市场的需求,势必会快速爆发,比起江南,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