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

陛下相信了!

练子宁强压着喜悦,叩拜道:“陛下明鉴,懿文太子仁孝无双,敬天爱民,虽英年早逝,未能继承大统。然则懿文太子仁慈之名,已经感动上天,屈指算来,过去快五年了。此番麒麟降世,就是来追忆懿文太子,也说明我大明江山,有上天庇佑,必将山高水长,千秋万世!”

“臣斗胆提议,请在东陵之旁,修筑麒麟庙,请名儒撰文,纪念懿文太子之仁德!”

朱元璋沉吟良久,缓缓点头,“此议可行,朕从内帑拨银二十万,修麒麟庙,至于文章,就请刘三吾来写吧!”

“陛下英明!”

练子宁再三磕头,从宫里出来,他觉得外面的阳光前所未有的明媚,通体舒畅,毛孔都打开了,天地灵气涌入他的身体,轻飘飘的好像要立地飞升似的!

他向朱元璋报祥瑞,从头到尾,都在说朱标,他打得什么算盘呢?

这是练子宁和齐泰商量好的,朱允炆能成为储君,全靠朱标的遗泽,而朱元璋迟疑不决,也跟朱标有关系,这对父子之情,那叫一个深啊!

建麒麟庙,追思朱标,就等于告诉世人,老天爷是垂青朱标一脉的,现在懿文太子死了,太孙身为懿文太子的长子,子承父业继续成为储君,继承大明江山,那是顺理成章。

在这里面,就潜藏了一个宗法继承上的顺位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八个字,叫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而到了明朝,后面四个字就被淡化了,主要是父子相继,而且是嫡长子继承……这一点朱元璋卡的很死。

朱允炆是庶长子,稍微有些勉强,但他毕竟是朱标的儿子,从父死子继的角度来看,他的确是排在了所有藩王的前面。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朱允炆的储君之位,到底是从哪里来?

朱标是太子,但他没有权力指定谁当太孙啊!除非他当了皇帝,才能立太子。

换句话说,朱标既然没当过皇帝,那么储君都是从朱元璋这里继承皇位……老朱当然可以在嫡长子死后,选择喜欢的儿子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