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不下去了,“朕的儿子朕知道!朱棣很好,而且你不也是朱棣的人吗?还能辅佐他!”

“陛下!”

柳淳已经来不及思量老朱说的是真是假了。

“陛下,臣年纪轻轻,数个官职在身,肩负重任,全靠陛下栽培。臣固然和燕王有些交情,但,但臣和周王也是朋友,还帮他出版了著作!另外臣和秦王也有交情,臣,臣还是东宫属官,臣怎么能让陛下易储么!”

“说的好听,朕想换个储君,你挡得住?”

“臣,臣挡不住!但臣可以让自己见不到!陛下若是执意如此,臣立刻碰死在大殿,血溅五步!”

柳淳说的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仿佛真的会死一样……其实吧,柳淳也是在赌,赌老朱没有魄力易储,他连秦王都舍不得处置,又怎么会对朱标下手呢!

柳淳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老朱微微沉吟。他看得明白,此刻捅出秦王的事情,应该不只是阻挠变法那么简单,绝对是另有目的,或许想在太子身上做文章。

虽然没有身在西安,但老朱经历风雨太多了,猜得出来。

可看明白了,也有鞭长莫及的时候。

现在满朝文武,值得信任的人不多,文官且不说了,勋贵这边,因为联姻的关系,各自有倾向。

就拿朱樉来说,他有两个妃子,一个是王保保的妹妹,牵着前朝旧人,一个是邓愈的女儿,连着勋贵……其他人和朱樉没关系,但未必和别的藩王没关系啊!

能秉持公心做事的人,太少了。

朱元璋算来算去,还就柳淳合适。

别看这小子跟朱棣走得近,但在大事情上,他总有定见,知道大局,不会胡来。

这就很关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