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赵宋亡了!!!(求月票!)

干宋 任鸟飞 2520 字 8个月前

干是,刘锜调兵遣将,也准备跟宋军进行最后的大决战。

乾军调动的速度很快,甚至在宋军调集前,乾军就已经调集起来了二十万大军分别屯军洛水之畔、下邽等地。

在这里,张浚又犯下了一个谭稹曾犯下的重大错误。

此时,乾军虽然已经集结起来了。

但因为乾军所占的地势不好,进而使得乾军被一分为两大部分。

而此时坐阵邠州督战的张浚已经组成了一个有四十多万人(其中有近十万骑兵)、宋乾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庞大兵团。

——这是决定西宋生死存亡的背水一战,所以,在张浚的调集下,除了还在看守临安城的数万由张俊、刘光世等将所率领的兵马以外,川陕地区的兵马差不多全都已经集结在了富平这里。

宋朝大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气势。

再加上后勤物资充足,运输也有充分的保证。

这便滋长了张浚轻敌的情绪。

张浚任命他的亲信刘锡为都统制,下令在富平与乾军进行大决战。

可张浚既然下决心要跟乾军大决战,却又跟谭稹一样坐失战机。

平心而论,哪怕是没有聚集起来的宋军的兵力都要远远超过乾军在陕西的兵力总和。

如果张浚果断攻打乾军的任何一部分,都有可能以泰山压顶之势先击溃乾军的一大部分主力,然后再去与另一大部分乾军决战,胜的概率必定大大增加。

宋军诸将也向张浚建议,利用渭水沿岸的有利地形,趁乾军尚未完成统一的机会,立即发起进攻,先打掉一半乾军的主力再说。

但张浚却故作持重,否定了这项正确的建议。

在这一点上,说张浚是蠢猪式的又复制了谭稹失败的道路也不为过。

这可能就是酸腐的文人做总指挥的必然通病吧。

简而言之。

按照张浚的部署,宋军集结于富平,摆出了一付打堂皇之阵的架式。

富平座落在北山山麓,位于关中平原中段的北部边缘地带,地势平坦,易攻难守。

但只要从富平向北或向西后退几十里,宋军便可以依山而阵了。

有些宋将在看过地形了之后,反对在富平排兵布阵,他们说:“兵以利动。如今地势不利,如何作战?应该迁往高处布阵,以扼制敌骑的冲锋。”

但是,也有不少宋将持反对的意见,他们认为宋军阵前有一片长着秋苇的沼泽,足可以限制敌骑的冲击力量。

张浚二选一最后还是选择了在他比较熟悉的富平进行大决战。

由于张浚昏招不断,又刚愎自用,刘锜所指挥的二十万乾军,无惊无险的就来到了富平,并进行了充分的休息,然后主动向宋军发起了进攻。

刘锜先派遣乾军勐将杨再兴率领一万精锐骑兵,一面冲锋,一面投下柴草和土袋,填平了宋军阵前的那片沼泽,使宋军赖以为屏障的地利荡然无存。

随后,刘锜又派乾军勐将姚兴率领一万骑兵绕开宋军的营垒,向宋军最薄弱的右翼发起进攻。

指挥宋军右翼的正是志大才疏的杜充。

杜充的防区准备得很不充分,抱有侥幸心理和准备稍有不利就率众逃走的杜充,仅用大车临时拼凑成屏障、防御力量极为脆弱。

开战之前,刘锜就已经从武德司、亲军都卫府和军情处的密探那里知晓了宋军的部署情况,以及宋军每部分的真实实力。

杜充部就是刘锜找的第一个突破口。

而杜充果然是酒囊饭袋。

姚兴领军一攻来,杜充部的先头部队,一箭未射,一炮未放,就开始溃败。

姚兴见此,高声大喊:“敌军已败,随我建功立业也!”,然后就一马当先的杀向了宋军的营垒。

其实,张浚他们也知道杜充靠不住,他并没有指望杜充能抵御住乾军的进攻。

但杜充部被击溃了之后,惊惶失措的杜充部的将士却集体涌向宋军的营垒,冲乱了宋军的阵脚,这是张浚他们始未料及的。

姚兴部全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骑兵,他们尾随逃跑的杜充部的宋军将士,成功地穿过了宋军火炮和弓弩的射击区,直扑宋军营前。

于是,乾宋双方便在右翼这里展开了短兵相击的激战。

姚兴是乾军当中的第二勐将,他冲入宋军的营垒当中了之后,宛如一尊杀神,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如入无人之境。